这一切来源于角色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相信,相信一切欢乐和痛苦,一切真实与不真实,相信爱,然后把这一切铁成一颗钻石,镶在与心灵相连的左手无名指上。于是,你就变成这一个人:坚持、勇敢、乐观、自信。常听朋友抱怨上天的不公,说上帝在把关爱撒向人间时,总遗忘了他们。他们中有人为自己总不能引人注目而苦恼,有人为自己总不如人而烦躁。其实有时候自己也常常因为
类似的问题而不安,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源于一个“角色”问题。
一、在生活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人与路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了人,路也是不复存在,没有了路,人也就寸步难行,人与路既和谐又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人需要思考。伯克曾说,“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造
伟业”。创造是人的必备素质,而思考是创造的基本条件。人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中,才能不断地前进;人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中,才能让人生之路更加精彩! 教育生活中,有人总想当主角,有人安于当配角,有人乐于做观众,有人当自己是编导。于是,生活就如一出戏一般,喜怒哀乐,一齐上演。但生活中,别人不可能总围着自己转,除非你是颗光芒万丈的钻石。那些想当主角的人整天为此忙忙碌碌,处心积虑,想让自己吸引别人围着自己转,到头来身心疲惫不堪。而另外一些人认为自己只配做小小的铜块,毫无雄心壮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庸庸碌碌地活着。更有一些人,想有所成就,却自卑至极,不敢干,甚至连想都不去想就在灰心丧气。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轨道,当你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也可以飞向一个更高更远的轨道。但关键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
二、领取自己的那部分
把学习有两只老虎,生活在笼子里的那只一日三餐无忧,但却羡慕生活在野外老虎的自由; 而生活在野外的那只老虎,却羡慕生活在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舒适。经双方约定,它们掉换了位置。按理说它们都应该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它们都死了。
原因何在?其实道理很简单,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它没有捕食的能力;而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虽然一日三餐无忧,但它没有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别人的幸福或许根本不适合你,只有领那份,才是真正的幸福。
领取自己的那份,是对生命的提升,是对自身的升华。陶渊明在领取自己的那份以后,乐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隐居的诸葛亮在领取自己的那份后,成了名载叹服的 史册的大人物。懂得领取自己的那份,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生的领悟。以前不明白别人的成绩为什么那么优秀,现在明白了:别人的成功确实是很耀眼的,
但在那种欣赏别人的姿势下,我们是无法发现我们自身的。西施按着胸口时很美,东施便去学,结果却闹出了个“东施效颦”的千古笑话;邯郸学步,不但别人的走路姿势没学成,反而连自己走路的姿势都忘了。这就是不懂领取自己那份的悲哀。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需要我们用清醒的大脑来把握自己,学会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懂得领取自己的那份,你便领取了自己美好的今天和辉煌的明天。
自己,就是你最闪亮的角色(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