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真人秀在国内的兴起的原因
真人秀电视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技术发展背景和电视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正是社会的消费化、文化的娱乐化、电视的平民化、节目的市场化、电视观看的体验化等综合因素共同推动了真人秀节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这也与社会的消费化相联系,在文化上必然体现为娱乐文化的兴起。娱乐文化的滥觞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风行提供了土壤,真人秀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消费文化文本。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也与中国电视的市场化相关联,追求高的收视率则必然导致电视从注重文化品位向注重娱乐倾向的转变。所以真人秀作为一种娱乐节目的竞争力,在电视市场化的过程中,逐渐越来越被重视。真人秀是在媒介激烈竞争背景下电视越来越市场化的趋势中兴起。
总之,真人秀的兴起,与社会的消费化、文化的娱乐化、媒介的市场化、电视经验的日常化、电视观众的体验化倾向是联系在一起的,真人秀在当代社会、文化、媒介、技术、生活的大潮流中,不仅成为了西方国家电视发展的风景,而且也正在成为中国电视业的新宠。
(二)电视真人秀本土化的演化
作为一种自觉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2000年才正式登陆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不自觉到后来的自觉,从单纯模仿、引进到与国情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而不断的发展。电视真人秀本土化的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的模仿阶段
2000年中国第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在广东卫视开播,这档节目模仿了美国CBS的《幸存者》。此后,国内掀起了一股模仿的浪潮。《夺宝奇兵》、《幸运52》、《开心辞典》便是那一时期模仿国外真人秀节目模式成功的代表。
2、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尝试
除了在模式上进行模仿,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也进行了许多本土化尝试。比如2005年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除了借鉴《美国偶像》的节目模式,进行了许多本土化的改造,它将参赛的门槛降低,不限制年龄,让更多愿意展现自己的人有机会出现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因此,在海选阶段,各种年龄层各种风格的选手的精彩表现形成了独特看点。此外,与《美国偶像》选手等待选票结果,宣布淘汰不同,《超级女声》增加了许多紧张的PK环节,一场比赛可能有组与组的PK,还有选手与选手之间的PK,投票多元化,有时是评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媒体代表,甚至有时是选手间互投。这种将PK进行到底的赛制,让选手间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让观众神经紧绷。正是《超级女声》成功的本土化尝试将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一时间,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掀起。
3、引进国外成功节目模式
随着国内真人秀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对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能够将国外真人秀复制成功,国内各大卫视开始斥巨资引进国外成功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是中国东方卫视斥资200多万人民币从英国Fremantle Media公司购买《英国达人》版权之后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购进版权后,原版公司会对节目的制作的各个环节提供帮助,使得节目的制作水平更接近原版节目。这档节目的播出在国内内引起了极大反响。而《中国达人秀》的版权是由东方卫视花费200万从Fremantle Media公司购进的。原版公司将“制作宝典”分发给制作团队,并在全程制作上给予指导。除此之外,在国内反响极大的《中国好声音》,是2012年由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以350万三季的价格从注册在英国的版权代理公司IPCN手中购买《The Voice》的中国版权后制作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连节目中出现的标志性天价转椅也是从英国空运过来的,可见还原程度之高。以上三档节目都在国内获得了成功,可见对国外成功节目的引进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功率,也规避了很多风险。这是因为国外成功的真人秀节目都有其精细的制作流程,“在西方传媒业发达的国家,每个节目背后都有一个固有的节目模式(TV Format Bible),包括脚本、制作流程、板块歌剧、游戏环节、演播室、道具、置入式广告设计、观众参与设计、多媒体联动、节目测试等内容。“我们只需要购进国外的节目模式“宝典”便可轻松制作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即便是近几年,这样通过购买版权获得国外技术支持而制作的真人秀节目仍然占主流。比如浙江卫视近期最受瞩目的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便是引自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除了购进版权,连制作团队也进行了引进。在《奔跑吧,兄弟》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用韩国话的介绍比赛规则的导演,节目嘉宾Angelababy与韩国摄像的互动,以及韩国《 Running Man 》成员的加入。由此可见,在国内,购进国外真人秀节目版权甚至引进国外真人秀制作团队已经不是罕见的形式了。
4、真人秀节目原创的初步尝试
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诞生已经14年了,观众对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也不乏对原创的呼吁。在真人秀节目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要想让自己国家的真人秀节目真正成为品牌,原创是必然要求。然而事实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改造,全盘引进,国内电视媒体在真人秀节目原创方面的尝试依然非常少。《中国好声音》《开门大吉》购买了荷兰的节目版权,《中国达人秀》《梦想合唱团》《顶级厨师》《激情唱响》引自英国,《妈妈咪呀》《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来自韩国,《一站到底》则原产西班牙„„内地90%以上的真人秀节目均是舶来品,原创节目寥寥无几。
购买国外成功真人秀节目版权风险小,效益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王金玲提出“从国外引入娱乐节目模板是电视台的一个商业化行为,比自主研发新节目节省资金、时间和人力,并能利用明星效应饱赚眼球经济。”但如今,观众对大批的引进真人秀也不买帐了。观众中不乏批评国内缺乏原创,拿中国的节目与国外节目作对比者。2013年10月20日,广电总局又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这个文件被媒体称为“加强版限娱令”。从“加强版加强版”限娱令可以看出,广电总局也在用下压,用政策来推进国内电视媒体自主研发创作真人秀节目的步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8/8
浅析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成功——《中国好声音》本土化浅析(三)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