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摘 要]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性资源,而获得人才的重要核心就是薪酬制度。薪酬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巨大影响。传统的薪酬制度重点在于为了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然而在现代企业中,薪酬制度的设立更注重员工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新性的发挥。
本^文档旨在通过珠海港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调查研究,围绕该公司的薪酬管理情况,剖析企业会面对的通病,运用员工激励和薪酬理论来分析,指出当前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措施,同时提出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相结合方法,论述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 薪酬制度;激励;管理
一、以薪酬制度激励员工的研究背景
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以外,还要尽可能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公司的薪酬制度又是决定员工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积极、有效的薪酬体系可以使员工发挥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员工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最易运用的方法。
本文就珠海港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港公司”)的调查研究,谈谈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目前珠港公司的薪酬现状
(一)珠港公司简介
珠海港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是粤西地区一家大型的电子配件生产厂商,是一家港资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是:新型电子元器件,计算机高性能主机板,无线网络通信元器件,移动通讯产品及零配件的生产,加工,维修以上产品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坐落在珠海横琴新区产业园,有员工800多人,员工分为香港派驻和内地内招两种。
(二)珠港公司薪资体系
公司的薪资体系分为:底薪+绩效+加班工资。薪资主体是底薪,原则上是一年调一次,年终评选员工级别,分为A/B/C/D,4个级别,按照评级,薪资涨幅20%~8%,但经常都找借口而没调薪,有调也是调5%左右,根本不是按照之前入职时约定的薪资涨幅比例调薪的。
一个大学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司底薪才2500元,加上每个月的绩效800多块钱,如有加班,加上加班费拿到手的月工资不会超过4000元。加班虽然有加班费,但加班时间是有限制的,公司最多只给40个小时的加班费,多出的时间由人事协调补休,所以加班费不会很多,然而补休还需要主管审批,主管一般都会以事情太多、人手不够而不批准。而且公司的绩效制度没有明确的标准,所有基层员工的绩效都是一个样,做多做少也一样,它是根据公司的当月总效益按照每个部门的员工数分配的,到了年终员工评级,其实评级都是C,涨工资系数都是一样的,这样子等于干好干坏基本都是一个样。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的薪酬和绩效没有很强的关联,没有较好地体现出薪酬的激励作用。“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结果并不是实际绩效的真实反映,薪酬无法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样的问题存在于现代很多的企业之中。
(三)存在的问题
薪酬水平结构不合理,薪酬管理理念落后,薪酬管理方法陈旧等等,这一系列的薪酬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对激励、吸引人才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珠港公司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1.激励措施无差别化。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对不同职位的员工采用相同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一些核心员工的激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营销骨干等等。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重视他们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2.在员工薪酬分配公平性处理上缺乏合理系统的方法,据调查,将近74.5%的员工有着不公平的感觉。不公平的感觉是被员工提到的最频繁的引起工作不满意的根源,因而公平理论在企业的薪酬设计中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公司管理层已然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且坚定实施的信念,但由于对自身特点的把握不足,而是一味的效仿其它企业的激励措施“依样画葫芦”。合理的借鉴是正确的,但绝不是照搬。正确的激励还是得立足于本企业员工的需要,这样的激励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在制定激励措施之前一定科学调查分析本企业员工。
3.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工作薄弱,特别是在岗位的界定和评价方面存在误区。作为基本薪酬的决定依据更多的是行政级别或人员类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过了分析和评价之后确定的岗位。比如,中层管理人员都拿着相同的薪酬,理由是他们属于同一类岗位,但事实上,不同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是说他们是在同一个行政级别上,确不能说他们属于同一个等级的岗位。
4.晋升通道单一,管理独木桥。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升到管理岗位,工资、奖金一般都只能维持大致固定的水平,不能得到提高。但是管理岗位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专业类岗位。所以,为了提高收入,员工都紧紧盯着管理岗位,希望自己能挤过管理独木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在薪酬制度上着手,以激励的方式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薪酬管理的对策
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5) (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