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是企业人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对员工的激励效果,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益的,然而薪酬只是手段,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符合企业个案的薪酬制度,使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使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进而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 这也才是发挥薪酬作用的意义所在。
(一)薪酬与员工激励的概念与关系
1.薪酬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是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出的相应回报或答谢。[ 引自网络文献《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薪酬理论依据》]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工资”。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等。
薪酬分配的目的是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薪酬体系的设计,可以激发员工活力,留住并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长足发展稳定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2.激励理论
激励就表面意思而言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激励通过对人们的需要或者动机施加影响来强化、引导和改变人们的行为。这里先把动机和需要的概念进行阐述,动机是个体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努力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在动机的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努力要素是强度或内驱力指标,一个受到激励的个体会更加勤奋地工作。
激励人们动机的心理过程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目标。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活动。可见,行为由动机引起,动机由需要引起,而需要是产生激励的原因,无需要则无法产生激励。只有当某个员工或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其实施激励,促使其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
无论采取哪一种激励形式,成功的激励方式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高昂的、饱满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加强、激发组织内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工作的内驱力和自觉行为。
3.勒波夫关于激励的理论的运用
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 傅永刚译[M].《怎样激励员工》.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8-52
]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的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他还列出了企业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
(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
(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
(3)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
(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
(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忙忙碌碌的行为。
(6)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
(7)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
(8)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
(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
(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
勒波夫博士就“如何获得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问题,以奖励的方式,把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做好人的激励”的问题解决,进而运用好“薪酬”这把双刃剑,进行有效地建立和推进薪酬激励机制。
(二)建立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
公平是实现薪酬达到满足与激励目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通过努力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必须让他们相信与付出相应的薪酬一定会随之而来。如果企业未能建立可信度,那么员工对于薪酬的信任感也将受损,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大打折扣。
(三)实现薪酬与绩效、职业发展挂钩
单纯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与绩效、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薪酬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从薪酬结构上看,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的内涵,过去的那种单一的无激励的薪酬形式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是薪酬激励的基础。而职业发展体现了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是薪酬激励的强化和长效机制,为员工建立职位和能力(即管理和技术)发展双通道。
(四)实行薪酬透明化
实行薪酬透明化,实际上是向员工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薪酬透明化实际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的。据可靠研究,企业内部的员工对于薪酬差别的关注要远远高于薪酬水平,所以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这个公平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公平。对外,与同企业的薪酬水平要不相上下。对内,要求薪酬水平高低要按照贡献大小来衡量。如果员工感觉薪酬分配不公就会产生不满和懈怠情绪,只有保证公平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五)制定多种薪酬分配方式
员工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需求的满足程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注重工作机会的获得、有的注重物质奖励、有的注重荣誉获得,有的着眼于改善现有的工作环境,因此要想使薪酬制度发挥更大的效果,需充分了解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根据员工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分配制度。设计绩效薪酬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固定薪资与浮动薪资、当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个人回报与团队回报的关系。特别要避免按照方程式来计算薪资的做法,以至于培养斤斤计较的不良风气,一旦员工和企业斤斤计较,一切激励手段都失效。
四、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相辅相成
设计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薪酬 ,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在设计福利项目时,我们要用动态的观念理解和认识员工的动态需求。不是企业要给员工提供什么福利?而是要知道员工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企业提供的福利项目并非多多益善。应根据员工的不同年龄、性别、素质的员工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环境提供细化的适合的福利项目。即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又可以有效企业控制成本,将省下来的一部分资金作为业绩奖励,最终达到双赢。
五、结语
针对珠港公司职工薪酬管理的现状,结合当前薪酬理论研究,公司的薪酬管理应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着手,建立系统的全面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要提供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而且还要提供用货币形式难以量化变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合理的进行薪酬管理,并且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赢。
总之,员工激励与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网.浅谈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2005-11-11.
2.冉斌.薪酬设计与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2.
3.刘银花.薪酬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5-62.
4.王茜.企业绩效奖惩制度与薪酬制度[J].北方经济,2005,(1):51-52.
5.任慧娟.浅析企业治理中的有效激励组合[J].企业活力,2006(9).
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5) (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