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经营发展现状分析
银行承兑汇票的开出与贴现
(二)银行承兑汇票所带来的利润空间
银行承兑汇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分析
充分、灵活地利用银承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灵活地利用银承更快地加速商品流通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在一定的程度上约束了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
银行承兑汇票在金融业中的风险与回避分析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发展逐渐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开拓成为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近几年来,票据业务在金融行业中油然而生,并神速发展,并成为金融部门必争之地。一笔用于贴现贷款的资金,通过转贴实现多次周转使用后的资金收益率并不低,如果加快周转速度的话,收益会更好;而且综合考虑贴现贷款带来的其他间接性收入,如开票、结算业务、存款业务等后,贴现贷款的实际收益率还会更高些。可见,贴现贷款的收益并不低,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操作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实现盈利。从银行内部看,贴现贷款有风险低、期限短、流动性高、占用资金少、综合效益高等优点,这对于资金不宽裕的金融部门犹为适用;而从外部信贷市场的调研结果看,优质企业贷款有票据化的趋势,可以预期票据市场将会是下一阶段银行间竞争的焦点。因此,票据业务将成为金融部门利润增长点。
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
引 言
金融机构不断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来巩固自身市场成果,充分利用衍生产品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信贷手段支持企业经营发展,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能开拓信贷市场。但是,由于受到银行信贷政策,企业自身因素等方面的约束,使得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影响了企业经营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对此,应作为一个促进企业、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来正确看待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经营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信贷市场中,是最受欢迎和受企业青睐的信贷产品。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企业的发展逐渐与国际化市场接轨,企业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改进,以最短的时间内,使自身的产品更富有市场竞争力,能与外资企业产品抗衡。然而,企业在发展中当然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为更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便成为了企业的首选。
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速度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投入市场,使其透明更明朗,更容易被企业接受,银行承兑汇票就是其中一种。据广州票据业务中心不完全统计,98年全国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7500亿元,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额度是3000亿元左右,而到2003年,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近50000亿元,而贴现额度竞达16000亿元。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的几乎全部都是四大国有银行,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贷款中,四大国有银行所占的份额却不到5%,其余额15200亿元全部由国内商业银行侵吞。由此可见,其发展速度是以几何级数般发展的。
(二)银行承兑汇票所带来的利润空间
假设有1亿元资金可用于上存和放贷,其利差及收益情况如下表: 利差收益比较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使用利率%
利息收入
5%税后净收入
一年期定期上存
2.2
220
220
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
4.425
442.5
420.4
中长期贷款(1年)
4.575
457.5
434.6
按揭贷款(1年)
3.975
397.5
377.6
贴现贷款
2.97
297
280.7
假定市场竞争激烈使得贴现贷款利率降至人行再贴现利率
如上表,在忽略费用、风险和期限匹配的前提下,1亿元资金用于中长期贷款收益最高,其次是流动资金贷款,收益最低的是贴现贷款。这是在没有利用贴现贷款转贴现功能下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把贴现贷款向票据中心办理转贴,转贴资金周转使用后,收益会相应增加。例如:
假设都是1亿元半年期的票据,并在为企业办理贴现贷款(贴现贷款年利率为2.97%)后的一个月在票据中心办理转贴现(即办理期限为5个月的转贴现,转贴现年利率统一按2.316%计算),票据中心收到转贴现资金后再用于发放1亿元半年期贴现贷款,如此类推,其收益情况如下:
周转发放半年期贴现贷款年度收益表达 单位:万元
票据时间
金额
利率‰
利息收入
扣税后利息收入
转贴现利率‰
支付转贴现利息
净利息收入
1-6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2-7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3-8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4-9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5-10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6-11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7-12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8-1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9-2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10-3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11-4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12-5月
10000
2.475
148.5
140.33
1.93
96.5
43.8
合 计
120000
1782
1684
1158
526
由于贴现贷款采取先扣利息的做法,所以收入与支出都反映在当年利润中。更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企业向银行贷款支付货款时,多数企业都先办理贷款,然后存单位定期存款,再用定期存款作为质押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贷款。这样一来,企业贷款成本大大降低(如1000万元货款,期限为6个月,则企业可节省费用近9万元;其中,利息9.45万元,开出银承费用5000元)。其次,办理贴现贷款还会给金融部门带来其它收入。假设发放的12亿贴现贷款中有2亿元属本行开票,那么开票行还可①获得0.5‰即10万元的手续费收入;②按平均30%的比例计收保证金,可获得6000万元保证金存款,该笔存款用于放款或上存还可净获利约84-156万不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其扣税后的净收入都要比上存一年期定期要高,即使是通过系统内一年期借款来发放贷款仍有盈利空间。由此可见,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贷款业务将成为一个利润新增长点。
二、银行承兑汇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分析
(一)充分、灵活地利用银承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信贷政策中所规定企业需要提供的^^文档,企业都能提供,从而使到银行承兑汇票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加速了企业经营资金的流通,促使了物资的流动,更快地解决了“三角债”的存在。企业已清楚地认识到银行承兑汇票的好处。例如:某企业需要用1000万元资金购买原材料生产某品牌产品,而从投产到产成、销售、货款回笼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用流动资金贷款支付货款,其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即贷款利息)则是12.6 万元,而将流动资金贷款存三个月单位定期,再质押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则需要的成本费用是11.39万元(利息12.6+银承手续费0.5-存款利息1.71=11.39),由此可见,选择后者则明显可以节省成本1.21 万元。从而提高其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灵活地利用银承更快地加速商品流通
银行承兑汇票有着它独有的功能,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由于其到期由银行无条件支付,因此,其审批制度非常严格,要求较高,信贷政策比流动资金贷款都要严。由此可见,出票人的信用程度是相对较高的。因银承可以背书转让,无论持票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商品买卖,无需要到银行进行资金划拨交易款项,从而大大地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节省资金划拨等的环节。因此,银行承兑汇票在经济发展市场中将是起到主导作用,发挥着其独特的本职职能。
三、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在一定的程度上约束了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
(一)、贷款市场的准入门槛太高。在现行的信贷管理办法下,企业要从银行办理银承业务,首先要与银行建交信贷关系,提供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表,银行根据其审计的财务报表进行评级、授信等一列的信贷基础管理程序,之后还要进行贷前调查、资产评估、贷款审查、审批等手续。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的计算全部由电脑生成,其指标定性与定量都是有利于中型以上的企业(以2004年工业企业中型定价标准:职工3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总资产4000万元以上,以上条件为必须同时具备),从而限制了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约束了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
(二)、银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审批时间长,效率低。基层的国有银行,在信贷管理上普遍都实的贷款风险管理体制,责任到人,从银行的角度上出发点是好的,是行之有效的实施贷款三性的基础。然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惩罚制度相差较大,在较大的程度上挫伤了信贷人员营销的积极性、锐气。在思想上给信贷员一种做多、错多、罚得多的意识,做得好与不做在奖罚制度上没有较大的区别。以至出现信贷员不想贷、不愿贷、不敢贷的现象。从而导致到贷到审的工作人员都比较慎重。
四、银行承兑汇票在金融业中的风险与回避分析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到期由开户行无条件支付,一些不法分子充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本质特征,串通银行职员开出假银行承兑汇票,或违反真实的商品交易的原则,弄虚作假、夸大真实商品交易金额,进行有目的的诈骗违法行为 ,将风险转移在银行身上,使银行承受不白之怨。为杜绝出票人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诈骗行为,防范风险,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客户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并符合如下条件:
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
资信状况良好,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并按其在承兑行的资信等级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提供担保。
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后,应加强跟踪检查,实行管户信贷员责任制。检查内容主要是可能影响客户到期兑付的事项,包括:客户是否按申请用途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按承兑协议要求存足兑付保证金;客户承兑期内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济活动;客户资金流向和销售货款回行率和其保证能力、抵押物、质押物变化情况等。只要认真、彻底地贯彻执行以上条件或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其风险,更好地确保银行贷款三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实现,有效地提高社会物流的速度。
从以上的各种情况看,无论怎么样分析与对比,银行承兑汇票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亦更有利于银行本身的发展,是带来“双赢”局面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将得到更广泛的流通,在结算和交易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发挥着其独特的本职职能。
综上所述,一笔用于贴现贷款的资金,通过转贴现实现多次周转使用后,其资金收益率并不降低,如果加快周转速度的话,收益会更好;而且综合考虑贴现贷款带来的其他间接性收入,如开票、结算业务、存款业务等后,贴现贷款的实际收益率还会更高些。可见,贴现贷款的收益并不低,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操作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实现盈利。从银行内部看,贴现贷款有风险低、期限短、流动性高、占用资金少、综合效益高等优点,这对于资金不宽裕的金融部门犹为适用;而从外部信贷市场的调研结果看,优质企业贷款有票据化的趋势,可以预期票据市场将会是下一阶段银行间竞争的焦点。因此,银行承兑业务将成为金融部门利润新增长点,其重要性是一般的票据业务不能代替的。
参 考 文 献
1.《工商信贷管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部。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5
2.《WTO冲击下的银行盈利增长启示录》——张瑶、贾美琴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8
3.《银行发展趋势与业务品种组合》——谢康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