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难 点
一是从“先天不足”的体制,阐述其难点的原因;
二是从“后天发育不良”的现状,分析其难点的原因;
三是从企业“包装整合不够”的情况,分析其难点的原因;
四是从玉溪 “人才不足,信息不灵”的实际,阐述其难点的原因。
第二部分 措 施
一是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二是企业要“深化股份制改革,改善经营投资环境”;
三是企业要“炼内功,树形象”;
四是要“培养和塑造一批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
内 容 摘 要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上市公司作为现代公司的最高发展形态,也是最能充分体现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特征的形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玉溪要有较大、较快的发展,顺利完成玉溪“十五”发展纲要。不发展资本市场,尽快推出上市公司,筹集大量建设资金。无疑会对玉溪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在玉溪2002年至2004年国有企业发展基础上,对玉溪发展资本市场、推出上市公司情况进行了调研,参考《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改革》、《股份经济基础知识》、〈〈面临市场化与国际竞争的中国证券业员〉〉和《玉溪年鉴》中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玉溪当前和今后推出上市公司,发展发展资本市场的难点及对策。以供参考。
不信东风唤不回
近几年来,玉溪的党政领导对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公司上市的工作已十分重视。从2000年底,玉溪市召开“玉溪首期现代资本运营知识讲座”以来,对玉溪发展资本市场,尽快推出上市公司,助推玉溪经济快速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及客观原因,玉溪发展资本市场的工作还十分艰难,至今仍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真是“犹报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究其原因,玉溪发展资本市场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难点一,先天不足
一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是“大一统”的财政经济,资金分配长期实行单一计划手段。企业不是市场竞争主体,而是政府的附属体。转轨时期,我国虽然开始在单一计划手段下引进市场调节手段,但是旧体制的“惯性”还依然存在,资金分配上的“大锅饭”还没有完全砸掉,计划部门重在分指标、批项目,企业不是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功能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被动地习惯于政府的“指标贷款”、“招呼贷款”、“协调贷款”;二是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总认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股票”等同于“风险”和“投机”,不去加以认识和利用;三是众所周知由于我国投融资政策长期向东部倾斜,不仅如此,至今我国境内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还须通过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上市交易,致使东部在发展资本市场、推出上市公司等方面独占鳌头,自然上市公司形成“东多西少”的格局。
难点二,后天发育不良
一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蓬勃发展。1990年,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建设正式起步,截止2004年5月底,中国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324家,总市值4.47万亿元,其中流通市值1.41万亿元,先后开设了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三大类交易品种,为超过7104万户投资者提供服务。在证券市场上,以上海为主的主板市场、以深圳为主的中小企业板块市场、以承接退市公司股份转让业务为主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在《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引下,在充分学习和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经验与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一个更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证券市场体系,将会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在股票交易方面,中国内地目前暂时只有人民币特种股票(通称B股)和A股两种。截止2004年5月底,两市共有涉及13个行业和A股1300只,B股111只;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的股票27只。2003年沪深两市股票总交易额32115亿元。在债券交易方面,目前共有国债、国债回购、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5大类115只债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进行交易,2003年两市债券交易额62136亿元。在投资基金方面,截止2004年5月底,共有证券投资基金127只,其中封闭式基金54只,开放式基金73只,总规模为2563亿份,基金资产净值为2679亿元,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相当于两市A股流通市值的11%。与投资基金业的发展相适应,一大批针对投资者风险收益特性而设计的投资基金类型不断推出。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成长型基金到收益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从单一基金到伞型基金、指数基金等,投资基金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截止2004年5月底,国内有2家证券交易,1家登记结算公司,132家证券公司,38家基金管理公司,4家资产管理公司,上百家投资咨询公司,8家基金托管银行,以及众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可以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供从公司改制、上市辅导、公开发行、增发配股、收购兼并、财务顾问到登记结算、证券交易、投资咨电话委托、网上交易、“银证通”、投资组合产品等多种服务。从1998年到2003年,全国共新增上市公司542家,筹集资金5926.8亿元,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是在云南经济发达的玉溪市,资本市场发展则相对滞后。在全国证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时候,玉溪的资本市场发展才刚刚起步,仅成立了一家证券经营公司,而且其股民数量、交易金额等业务量还远远不足。更难以理解的是至今玉溪仍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这不仅滞后于全国而且落后于我省的平均水平(截止2003年末,云南有19家上市公司,21只股票,融资90多亿元),与玉溪经济发展很不相匹配,对玉溪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难点三,“包装”整合不够
在中国,目前企业发行股票和申请上市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批,云南从2000年3月至2003年3 月的三年间没有增加一家上市公司。有人说:在中国公司股票申请上市就像评“模特”,企业不仅要有很强的内在素质——内部管理,而且还要有很好的外在表现——经营业绩。可以自豪地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玉溪市各县区中,如红塔区的印刷包装和皮革制品企业、通海县变压器生产企业、江川县的磷化工等企业不仅产品适销对路,而且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管理科学,在全国、全省都是有名的企业。这些企业只要稍加“包装”整合,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形象,但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缺乏“包装”意识,有的不愿包装,有的不会包装。结果企业还是难出“闺房”。
难点四,人才不足,信息不灵
目前在我国二板市场未推出以前,公司上市的“门槛”还较高,还需要层层报批。搞资本运营发展上市公司,玉溪还刚刚迈步,既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也没有储备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多部门和企业对公司股改、发行股票和申请上市等有关知识、程序和意义还不甚了解,具体操作时无从下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致使有的公司白白错过很多上市的良机。可见,人才和信息成为当前玉溪发展资本市场、推出上市公司的一大“瓶颈”。
措 施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东北和北面接昆明市,东南和南面与红河州相邻,西南和西面连思茅地区,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委、市政府驻地红塔区距省会昆明市88公里。区域最大横距172公里,最大纵距163.5公里。总面积15285平方公里,下辖八县一市。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6.6%,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7.4亿元,下降1.1%,影响GDP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5.9亿元,增长6.4%,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0.4:66.9:22.7调整为10.9:65.0:2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360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民发展,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表明玉溪市经济稳定增长的内生力量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等的投入,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2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80.8亿元,较2001年末增加20.1亿元,增长7.7%。在金融机构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124.5亿元,比2001年末增长5.8%。信贷投向力度继续加大,投向渐趋合理。各项贷款余额达148.8亿元,比2001年末增加7.7亿元,增长5.4%。玉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处于云南省全列,具备了发展资本市场一定的优势,但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速度。
措施一,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目前企业融资已不再是单纯地向银行进行间接融资,而已经开辟了资本市场这一直接融资渠道;企业经营已不再是单一地进行产品经营,而已经转向了资本营运;企业生产已不再是粗放式的生产,而已经转向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生产。如江苏省的江阴市在有效开拓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资本营运战略,通过独立上市、捆绑组合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方式,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目前该市直接或间接拥有“法尔胜”、“华西村”、“江苏阳光”等8家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上募集了30多亿元资金,并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形成独特的“江阴板块”,这极大地促进了江阴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接着该市又利用资本市场大量筹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法尔胜”收购“四川汇源”后,又与澳大利亚雷特佛恩公司联手进入光通讯领域;“江苏阳光”在不断提升毛纺业的科技含量,做强主业的同时,与意大利的公司合作向高档西服延伸,并向新材料、计算机网络进军;“模塑科技”完成了钢铁行业向轿车配套件行业的脱胎换骨;“振兴股份”在发展壮大羊绒产业的同时,又将向生物医药的高科技领域迈进。这批新兴产业的崛起,成为当地最亮丽的经济增长点。这在全国县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江阴市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仿效和思考:过去的“玉溪人”在经济建设中,创造了“两烟”的奇迹,社会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那只属于昨天。随着中央对“玉烟”调控力度的加强、财税制度的改革、玉溪“地方钱”的减少。玉溪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玉溪人”要想在今天和明天实现更大的飞跃,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只有学习和借鉴沿海先进的管理理念、融资方式,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筹资模式,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创建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向国内外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创设一批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冲向国内国际的名牌产品企业,玉溪才大有希望。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工具、品种单一,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资本市场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2003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折合人民币已近11万亿元,我们玉溪市的城乡储蓄存款已达145亿元。可见玉溪发展资本市场的潜力很大、前景很广。
措施二,深化股份制改革,改善经营投资环境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大重申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从财产组织形式和内部治理结构来说,就是公司制。公司制改革,就是将传统的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规范地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用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进一步明确出资本、企业法人、法人代表、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国家作为出资人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
在我国现有的两种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和申请股票上市。因此,我认为当前玉溪政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筛选出一批骨干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战略性改组和股份制改造。已完成改组、股份制改造和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要按上市的条件,加以培育,规范经营,择机争取申请上市;二是政府应成立由副市长为组长的“玉溪资本运营领导小组”,并在发改委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专业技术队伍,具体负责全市的此项工作;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是发展研究中心)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制度法规,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已出台的招商引资、投融资政策,营造适宜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经营投资环境,支持、帮助有条件的公司尽快申请上报审批,让玉溪尽快推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上市公司。
措施三,炼内功,树形象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越来越规范,企业若没有好的内功、素质和效益,即使上市了也可能被摘牌、退市。因而,我市有条件上市的公司要继续“强身健体”,创业绩、树形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包装。在报批上市公司时,一是要改组和建立公司制企业,理顺其产权关系,建立起严格有效的国有产权运营管理的责任制度,做到所有者真正到位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极少数特殊企业可以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以外,必须尽可能做到股权多元化,以有效打破原有行政隶属关系,实现政资分开和政企业分开。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充实企业资本金,建立起一套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衡监督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真正解决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合理分离问题。二是要准确定位、决策科学,重点发展皮革制品、包装、制药、旅游、绿色产业、“两烟”配套产业等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低污染,带动性强的股份公司,力争一步到位。三是要学会跟着政策走,炼就一双市场眼.要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加以研究,充分利用,因势利导结合玉溪实际发展上市公司。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正确认识企业包装的重要性,明白包装不是化妆更不是伪装,要树立现代企业形象,对企业进行合理包装。如果说20世纪的企业是靠书面文字、装璜去进行外包装的话,那么21世纪的企业应该是以科技进步和提升企业精神来包装。公司策划者要牢牢把握企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仅要学包装、更要懂包装、善包装。
措施四,要培养和塑造一批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
哈佛有一句名言:“人是最重要的资产”。在当今世界各种竞争中,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事实表明,哪里企业家和人才队伍兴旺,哪里的经济就发展,事业就兴旺。因而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亲才、爱才、重才、惜才,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目前要具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更新用人观念,建立用人机制。要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用活自身人才的同时,不惜“重金”加大引进和培养一批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企业家队伍,以及高新技术、金融证券等方面的特殊人才。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鉴当初深圳等地发展资本市场的经验,聘请国内外专家顾问,成立专家小组和顾问小组,该小组的具体任务是:(1)帮助玉溪起草有关资本运营、上市公司的发展规划和推荐报批上市公司;(2)提供有价值的技术、项目、筹资信息、发展思路及政策取向;(3)帮助玉溪培训一批企业经营管理、金融证券、资本运营专业干部队伍,向企业广泛传授现代企业制度、金融证券、股份制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工作我们“不信东风唤不回”,玉溪发展资本市场、创建上市公司将会形成“天势、地利、人和”的氛围
参 考 文 献
1、周小川 《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改革》 《金融时报》 2002年3月20日第三版
2、王海涛 常海龙 《股份经济基础知识》 191页—244页
2001年5月
3、马庆泉 〈〈面临市场化与国际竞争的中国证券业员〉〉
55页—56页 《中国金融》 2004年第15期
4、邢渭东等10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43页—48页
《玉溪年鉴》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