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标志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正式形成。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94年各项改革的全面发展为货币政策的运行和实施提供了一个良性的金融经济环境。2005年我国宣布进入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更是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2008年至今,伴随着全球危机的广化和深化,我国适时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都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2 主要理论介绍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以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它以IS-LM(汉森-希克斯)模型为基础,对不同汇率下内外均衡的实现进行分析,直观反映了不同汇率政策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政策效果。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Krugman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三元悖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之间存在“不肯能三角”,至多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同时,奥伯斯法尔德和罗戈夫在2004年利用全球数据对“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进行的计量检验,发现“三元悖论”基本是成立的,汇率制度的浮动性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理论预期因素和资本流动的存量分析方法,构建了粘性价格模型,即多恩布什模型。该模型以高度开放的小国为研究对象,假定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发现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从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过度的过程。
我国关于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研究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①在1993年以前对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二者几乎完全分离。②而在这之后二者之间出现了几次典型的冲突:其一,1994年的外汇储备增幅下降和物价下降之间的冲突;其二,1996年外汇储备增加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冲突;其三,1999年汇率稳定和本外币利差倒挂之间的冲突。③2005年后我国对汇率政策进行了改革,由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发展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④2007年我国上海银行间出现的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标志着进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今年来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学者对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一般是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大多数研究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或名义有效汇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或者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来研究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上研究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因此,为弥补缺陷,本文打算运用多重分析去趋势移动平均模型(MF-DMS)、结构VAR模型进行研究,从波动率的等角度进行分析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采用Diks和Panchenko(2006)提出的非参数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对汇率政策变量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从而检验基于VAR得出结论的稳健性。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本文通过比较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前提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到我国经济情况与该模型存在偏差,不能将模型的结论直接应用于我国,即理论上不能推出我国在汇率体制改革后货币政策保持有效的结论。 本文尝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该问题,以多恩布什的粘性价格模型为分析框架,采集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两年内中美两国的数据,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判断出我国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得到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供应量相关性的大小。同时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为背景,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时间分界点,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关系,得到了目前在我国资本管制放松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但是与汇率制度改革之前相比,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弱的结论,并结合现实分析实证结果中货币政策有效性减弱的原因。
2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1 经典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是以货币金融角度为主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分析框架,它以IS-LM(汉森-希克斯)模型为基础,对不同汇率下内外均衡的实现进行分析,直观反映了不同汇率政策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政策效果。
该模型设定的条件是假定1.假定价格在短期内是不变的;2.假定经济中的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3.假定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而且与实际利率负相关;4.假定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国际市场完全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消除任何国内外市场的利率差别。
2.2 资本有限流动下的M-F模型
在资本有限流通的过程中通过M-F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首先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资本流动以调节国际收支。资本有限流动中,长期分析来看扩张货币政策会使得利率保持不变。
2.3 资本完全不流动下的M-F模型
这种情况又称为金融隔离经济,在资本流动方面,该经济是封闭的,但是在贸易方面,它是开放的。其分析结果是首先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改变净出口以调节国际收支。金融隔离经济中扩张货币政策会使得利率长期下降。
2.4 M-F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与修正
M-F模型的假定前提非常严格,我国有很多条件都不符合模型建立的假设。首先,我国对利率有一定的管制,这使得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脱离了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我国对于资本项目还有管制政策,只开放部分资本项目,一般会限制资本的流动方向和规模。最后M-F模型忽视了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手段的多样性。例如我国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采用买卖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业务来中和外汇占款,影响基础货币的供应,解决流动性过剩,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我国现行汇率与货币制度研究—基于消除趋势移动平均分析(MF-DMS)
3.1研究方法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在1976年对M-F模型进行了重大扩展,引入了理性预期因素和资本流动的存量分析方法。在此模型中,由于短期内市场中由于价格粘性,价格调整速度很慢,则产量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此时的产品市场曲线IS很陡峭,于是利率的下降幅度非常大,资本则可以完全流动,导致资本大量外流,本币大幅度贬值,所以货币政策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内商品市场可以调整,价格也随之上升,国际资本流入国内,本币将会升值。
3.1.1.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选取2005年到2007年7月的数据,一年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者指数为实体经济中的变量。
3.1.2.基于MF-DMS比较分析
由此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由于我国的特殊原因,M-F模型并不能很好的在中国实施。因此采用MF-DMS模型,则可以较好的体现我国的真是情况。从分析表中可以发现,在市场不是完全开放的前提下,对于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可以减少时间推移造成的结果偏移。
3.2 结论总结
分析结果是:1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汇率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2、实证结果表明,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终结指标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地影响宏观经济状况。3、本文实证表明我国汇率制度在经历了改革之后,我国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变化的解释强度在减弱,货币政策的有效制度受到挑战。
4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4.1 采用的数据和计量方法介绍
4.1.1.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1.2.结构VAR
4.1.3.非参数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采用1985-2005年的数据,检验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如下:
4.2 结论分析
由结果可以发现,在1985年到2005年之间,货币供应量LM2是引起国内生产总值LGDP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约为99%,货币供应量引起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LCPI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99.703%,所以货币供应量是引起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LCPI的格兰杰原因。即在1985年到2005间,在资本项目严格管制和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是有效的。
5结论和建议
5.1 本文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一直是各国学者普遍争论的问题。各国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两者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调整国内总需求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且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5.2 汇率政策建议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对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操作用SWOT矩阵分析,结合内外部各种因素综合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结论一: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利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的IS-L-BP模型分析可知: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会因为汇率波动而得到增强,货币政策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有利于发挥汇率杠杆调节经济,从而稳定社会产出、增进社会福利。
5.3 未来发展研究展望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16号公告的出台宣布我国进入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如今,我国已为事实上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国家。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将会在新的汇率体制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数学模型,将汇率作为变量引入货币政策框架中,分别在新古典主义范式和新凯恩斯主义范式下探讨最优货币政策框架的制定及运行模式。模型显示:当引入了汇率杠杆调节宏观经济之后,经济运行面临的冲击会通过汇率波动被有效对冲,从而稳定社会产出,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发展,而货币政策也因为有了汇率工具的配合而更加有效,更富针对性。结论三: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将会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在允许汇率在一定区间内自由波动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也将发生相应改变,从原来汇率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加权值将逐步过渡到更加偏向通货膨胀目标,或者说通货膨胀目标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当中的的权重相应增加。另外,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化也将会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增强。通过以上的理论和实际分析。转型期间及后转型期货币政策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释和说明,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按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结合内外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短期建议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积累完善新形势下货币政策操作经验,同时有利于保证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中期建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形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双边预期,以利于外汇市场建设,恢复外部均衡。长期建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此外在国内市场应大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形成汇率、利率的联动机制。使得汇率、利率更富弹性,能够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宏观调控,从而有利于经济长期向好发展,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浪南.柳养.不同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净出口需求非线性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
[2]沈国兵. 汇率制度的选择:文献综述[J]. 世界经济, 2003, 第12期:15-24.
[3]宿玉海.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J]. 财经科学, 2005, 01期:138-142.
[4]易飞达.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
[5]黄连慧,李成.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02:14-18.
[6]刘莉. 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7]钟茗.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8]贺光宇. 人民币汇率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14.
[9]高新宇. 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2007,01:128-131.
[10]周任. 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新疆社科论坛,2010,01:33-36.
[11]谈正达. 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2]Krugman P R.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 9(4):469-479.
[13]Krugman P R. TARGET ZONE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 Nber Working Papers, 1991, 106(3):669-682.
[14]Meade J. THE PRICE MECHANISM and THE AUSTRALIAN BALANCE OF PAYMENTS[J]. Economic Record, 1956, 32:239-256As the access to this document is restricted, you may want to look for a different version under "Related research" (further below) orfor a different version of it.
[15]Campbell S ,, Swann H R, Aplin J D, et al. CD44 is expressed throughout pre-implantation human embryo development.[J]. Human Reproduction, 1995, 10(2):425-430.
[16]Mundell R A. 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0, 74(2):227-257.
[17]Mundell R A, Mundell R A.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18]Mundell R A.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90(3):327-340.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