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 Berger 和 Udell(2008)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认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关,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内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在初创时期,由于企业规模不大,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化程度低,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很难获得企业的详细的真实信息,对初创期的企业不敢投资,导致企业外部融资困难,企业只能选择内源融资、天使投资等融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企业进入了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公司的运营信息开始逐步透明化,企业开始采取债务融资以及一些权益性融资;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企业拥有了公开发行证券的资格,企业开始选择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企业的债务融资比例开始降低,股权融资比例开始上升。
2.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作用研究
根据Stigliz 和Weiss(2012)的研究,银行从贷款中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而且取决于贷款项目的拖欠风险。因此,在借贷款双方之间,建立第三方服务平台,减轻信息不对称,可降低风险,提高市场效率。David Besanko(2014)通过对不同市场结构下信贷配给进行分析后,认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凭借其信息优势可以降低银行要求的担保额,增加企业收益。
欧美政府主导设立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具有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功能,设计规范而又灵活的信用担保业务操作流程,建立了一套完整分散和规避风险机制,同时完善了融资担保服务的法制环境,而企业在商业化运行中,与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咨询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徐进前(2013)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导致的:(1)受间接融资制度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一方面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金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的信贷条件比较苛刻,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是金融市场上缺乏与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2)直接融资工具缺乏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3)民间资本一直游离于银行体制之外,在银行系统外部进行循环,缺乏规范的监督管理体制,很难对体制外循环的民间资本进行监督和管理。
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
林毅夫(2013)提出四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1)发展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对当地企业的风险控制方面具有地区性的优势,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2)成立民间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融资担保。(3)借鉴美国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经验,由政府组织成立专门的融资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种服务。(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征信评级机构。
3.第三方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针对第三方服务平台构建要素,刘志荣(2013)提出在中小企业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设计、模式选择和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针对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融资担保机构,郝蕾(2014)分析政府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指出政府担保不了解企业信息,企业逆向选择严重,使得信贷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且政府担保会引起风险转嫁,导致收益在企业内部、银行与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针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组织形式,王素莲(2009)通过对信用服务机构组织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商业性服务平台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应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组织取向。
国外学者对第三方理论的研究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和体系建立奠定基础,但该理论主要体现普遍意义的担保,并没有涉及专业性第三方服务机构。国内学者在专业性机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理论研究较少,而在实践操作层面有不少努力。
二、^文档提纲
摘要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定义
(二)第三方服务平台主要类别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现状
二、我国第三方服务平台现状分析
(一)我国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概况
(二)我国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存在问题
(三)我国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和健全与中小企业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相关制度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三、参考文献
[1] 刘顺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 林辉,杨旸.互联网金融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2):8-13.
[3] 王艺璇,王紫薇,张璐瑶等.浅谈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11):25-26.
[4] 杨迪云,李幸.新常态下破解柳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6,(10):75-76,78.
[5] 崔丽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研究[J].中国商论,2016,(9):83-84,85.
[6] 姜文广,孙宇清.面向第三方服务平台的隐私保护[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4):85-90.
[7] 曾理.探索搭建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平台,促进四川外贸产业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4):114-115.
[8] 洪观琳.电信运营商建设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6,(13):28.
[9] 金峰.信用体系助推第三方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J].互联网天地,2010,(8):61-62.
[10] 丁慧平,侯文华.基于电子商务链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创新研究——以中国外包网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6,(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