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书法教育的心得体会
书法是门博大精深的奇特艺术,它充满了各种形象的美,各种风格的美,以及人们从世间万物中提炼出来的美等。它的内涵很丰富,让人捉摸不透,至今还有许多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它既看形,又重意,其实就是要有精、气、神,要感悟所写的情境,融入其中,有神韵、有美感的字,才是优秀的书法。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距今7000到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文字,当时的文字已经可以明显清楚地表现其中的含义了,其实早在8000年前,在黄河一带的陶器上,有较多的符号,这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的混沌结合,是汉字的雏形,也就是最早的文字,再后来的贾湖遗址更是把中国的文明向前推进2000年。
通过学习书法教育的书法概论、楷书基础与技法、中国书法简史、行书基础与技法
草书基础与技法、篆书基础与技法等课程,培养了自己做事情的耐心和毅力,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在与书法爱好者的交流过程中,开阔了对书法的视野,进一步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老师的讲解中对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循序渐进的了解,每个字背后的一笔一画都由其背后的故事及经历,每个碑帖上刀刻的纹路都有其背后的意义;通过选帖、读帖、临帖来了解书法背后的汉字的美感与历史文化。
一、如何选帖
选帖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选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字帖。每个人的书路、笔性和爱好不同,选择的字帖也就不同,中国书法的书体繁多,书写风格各异,喜欢哪种书体、哪个流派,就选择哪个方面的字帖。二是选帖要“精”,注重质量,选一本自己喜欢的质量高的字帖作为主攻方向即可,如古帖有欧体九成宫、颜体勤礼碑、柳体玄秘塔等,当代人的有田英章、卢中南、王正良等人的字帖等等。选帖要慎重,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更改,坚持练下去,直到非常熟练。
二、如何读帖
选择好了称心的碑帖,不能束之高阁,不能待到临习时再拿出来用,而是要经常地、反复地、认真地观察、琢磨、背记,这个观察、琢磨、背记的过程在书法上称为读帖。读帖是临帖的前提,认真的读帖能加深对笔法、章法、笔势、笔意的理解,时间长了,必然在头脑中形成印象,自然而然见诸笔端。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写道“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从实践上看,能不能认真读得进去帖,也是看一个学书者是否安下心来,是否真想学习书法的重要标志。理解读帖主要分为两大项:一项是文化的内涵,另一项书法本身技术方法技术特征。
文化内涵包括了解碑帖年代作者情况,分析碑帖的历史^论文价值和书法价值,识别碑帖上的文字文意,理解文辞内容,感悟作品的审美倾向,感受作者内心情感,书法技术方法和特征方面,从形式上分为以下四种读帖形式。
欣赏式读帖,我们的先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论文,有甲骨、铭文、简书、帛书、摩崖刻石、造像、碑、墓志、招版、砖刻、墨迹书札等。各种书体,不同风格,通过欣赏式读帖了解书法史,书法演变史,了解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载体的书法表现手法和审美取向。
关于学习书法教育的体会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