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这是我要追求到达的境界。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莫过于“临帖”。 学书法,我认为我们最好还是得从临摹开始,我们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向他人的优点学习,把他人的好东西吸收过来,才能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
“临帖”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关于如何临帖,前人已有很多精妙阐述,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临帖”是学书法者的必经之路。从临帖可以了解笔画肥瘦,间架结构,墨色的浓淡枯润,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只有通过“临帖”才能进入到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前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
近两年,我对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兴趣浓厚,该作品是孙草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草书的代表作。笔法精娴,结体劲净。书谱包括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六个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我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今人来说,学习草书,孙过庭的《书谱》是无法回避的。读书需要思考,书法同样需要思考,不能完全照搬。所谓临帖,应该是临帖中能为自己所吸收的字和写法。书法之美,在于书法的整体美,不能拘泥一字的完全相同,而应该结合自己以往的临帖的经验有保守地吸收。认真学习《书谱》,可以找到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的风格。我想,古人的东西能够流传千年,也在于他们不全盘照搬,而是吸取,然后用好的字及其写法来完善自己。在这2年多的学习时间里我还把历代书论和画论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知道了什么是虚实,理解了王羲之‘十起五伏’的用笔方法,对书写过程中的矛盾关系的处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在临习前人的作品时也不能盲目的临,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注意对名帖进行研究,要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为了写好草书我花了大量的时间临习篆书,领悟中锋用笔,体会用笔过程中笔和纸的摩擦关系,从而能够很好地写出那苍劲有力的枯笔长线条。
第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吸收要创新,冲浪不惧礁石高。
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美,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在书法的创作上,我认为对书法的创新要大力提倡,但不能急功近利。书法创作应该具有时代感,提倡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探索,创作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个人风貌的作品。因此搞书法艺术是既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如人所说,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学书要先师承古人,重法度,得传统精髓,学古而不泥古。一个书家的风格应当在继承传统吸取营养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代气息的融合,注重民间文化内涵的滋养。随着书法事业的发展,书法作为艺术品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艺术厅。越来越多地注重并发挥展示和欣赏的功能,写作过程被融入了激情而变成为创作过程,这种完全是有意识地进入创作,正在使书法创作从过去的方式转变为新的方式。书法以文字为载体,周密考虑文字内容与书体的关系,书体与书写风格的关系,创作过程中内容书写与情感表现的关系等等。倘若一个技艺精湛的书写者,在一幅作品中不能正确地使用文字,传达不出字里行间的感情,即使是具有再高超的技能也会无人喝彩。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一种能够被历史实践不断验证和广泛认知的过程。优秀的书家应该倡导并具备创新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等于失去前进的动力。但有了创新的能力,并不等于已经达到了创新的水平。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形成一定的量,形成一定的风格,被一个时期所相对稳定和认可,才有创新的可能。在我看来,一种风格的继承与创新,正像一种书体的形成一样,通常并不是由一个或几个人的提倡和创造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时代书家或一批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那种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创新的滥觞只能适得其反。
记得苏东坡先生在《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了“胸有成竹”的观点,并成为后代创作的范本。同时,我觉得学好书法基础上,也得在心中树立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关于学习书法的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