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入校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合格后方能入校,体检记录应在来校的第一时间上交保健处。入校后,每年体检一次,离开校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孩子经体检证实健康后方能回班。
8、配置健康、专业的工作人员
学校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检合格才能上岗。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要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9、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相应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增加孩子的自护能力,比如,“开门、关门要小心”,“安安全全过马路”、“着火了怎么办”“性知识教育”“如何与人交往”等。
(二)安全教育的支持者——家长、社区
学校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学校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学校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许多到国外学校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尖利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让孩子自己独自旅行,打工等等,都会瞪目结舌、惊叹不已:因为这在中国存在极少不可能的,即使教师提供这些工具及建议,家长也决不会同意孩子使用。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这就是导致了与家长沟通时的不同成效。
(三)学校意外事故出现后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发生意外事故,是家长觉得伤心,老师觉得棘手的事情。虽然大家都不愿遇到这个问题,也很想避免遇到这些事情,但是一般的碰伤、摔伤等,在学校里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孩子之间的打闹等等,更是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原则上来说安全教育是学校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对学校来说,是不允许有重大伤害事故发生,比如:大骨折、大外伤(有后遗症)、轻度烧伤等。一般的责任事故也不能出现。因为往往这些事情的出现都会导致一个家庭的悲哀甚至破灭。实际上学校事故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但一旦发生了,对家长就是百分之百地无法交代。虽然妈妈自己带孩子活动时也会发生意外,但学校方面,即便是孩子受了很微小的轻伤,对老师的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对老师的评选、晋级通常会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最好的老师可以保证教学几十年从没有被家长投诉,但不敢保证几十年教学中她所教的孩子没有被磕碰的。学校出现意外事故,应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班主任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协同解决,行政领导需陪同取得家长谅解,孩子返校后应及时给予关注。
三、问题分析
孩子在学校发生事故的原因,基本上是以下几种情况: 1、学校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基本上有硬件和软件的不同,硬件上的有: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门卫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等。软件上的有:老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的能力差,孩子之间的互相打闹,该提示的没提示。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等。2、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越大的孩子在这一方面越会有显性的特征出现,家长更应加强对孩子这方面的关注,每日设定30到60分钟与孩子进行交流分析。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四、调查结论
在社会实践中,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彻底的调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校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警钟还须长鸣,安全作为第一防线,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积极开展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保卫工作水平,以促进教育事业以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学校安全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调查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