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总不能仅仅指望通过对学生一个一个的教育去完成,这种教育只能事倍功半。要把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作为培养优良班风的关键。实践证明:一个个人利益很强的学生,到了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班级里,不久他就可以变成一个自强不息的学生,这就是集体的作用。由此可见,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班级对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多么大的意义。
四、抓好养成教育
小学教育阶段是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书本知识多而实践体验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抓好养成教育,有易于联系实际,可比可看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容易使他们成为具有文明行为的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优良的班风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主要还是多次找他们谈心,善意理解他们,高兴接受他们,帮他们分析情况,必将促进这类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浓厚的班风、学风,真正做到每一成员都有班集体的强烈归属感。对于所有学生,班主任都要大力采用激励教育,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对于成绩退步的学生及时找他们分析情况,纠正不足。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那怕是很小的错误,也要及时教育,消灭一切不良源头。激励教育既是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老师赞许的点头、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对歧视差生,欺负弱小等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相处。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好的途经之一。因此,我一向重视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解决班上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班会课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目的在于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形成。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尽量在班会和平时注意进行学生的有关心理方面的教育。特别重视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习到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应该贯穿在各种活动中。要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对此既要明确、又不能放松。班主任要明确地认识到,有活动才有集体,有健康积极的活动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开展活动可以给学生影响和锻炼,使学生通过活动受教育通过活动得到锻炼,又使学生进入积极进取的状态,因为在活动中才能调动学生的上进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学生展露个性的特点和才华,才能形成集体活跃的气氛。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社会的本领,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和实干精神,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一个班级总会存在一些后进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他们也有发挥优势的平台。
七、齐心协力同抓共管
班主任在学生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但其他课任老师对班级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班风好了什么都好,优良的班风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良好的班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抓起。作为一位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要经过班主任采用各种措施精心培养和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的共同努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班集体建设在学校教育和小学生素质发展中将发挥着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在集体活动中影响学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良好的班集体更是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建设良好的班风对小学生的发展是剂强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王向莉:《科学新时代》,2012年第11期,第5页
2、丁爱明:《今日中国教研》,2013年第12期,第12页
3、孙伟国:《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2期,第9页
4、王福俭:《都市教育·下半期》,2015年第05期,第18页
在小学教学中怎样培养良好班风(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