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 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是让人积极向上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道德也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四)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建立道德观。
既然道德这么的重要,我们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水平,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完善的人格,将道德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修身律已,向模范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观念。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当代的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不能真实地体验社会现实。容易出现思想简单、价值观抽象等问题,以至于进入社会处理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实际能力。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更要注重社会与自我的连接。注重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习。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应关系
充分认识提高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就是要科学把握德育建设的精神实质,为此应着重处理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三个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制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要把德治与法制统一起来,不能因为强调法治而忽视德治,也不能因为强调德治而忽视法治。只有法治和德治并举,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治国之道。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在本质上做为上层建筑,它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是说,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思想道德体系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可以说,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
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传统美德的思想宝库是我们发掘人类精神文明的丰富资源。在建立与时代相适的思想道德体系过程中,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赋予其新的内涵,建立一种既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反映时代发展要求,充满生命力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的着眼点,应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中,找到正确的位置,确立最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准及指导原则,这就是“利他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