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心理卫生与咨询》的体会
在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卫生》工作应放在优为突出的位置,以前我们在教育教学时,只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表性的纪律遵守程度,以及常规性的卫生习惯,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细节性的心理卫生行为教育,其结果使学生在心理方面发生扭曲、变形,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2016年春,我有幸参加了XX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进修学习,使我再一次接触到《学生心理健康与卫生》这一门教育理论课程,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责任心差,不懂得谦让等各种不良心态层出不穷,在加上信息时代,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媒体冲击着孩子们的生活,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不断上升,教育部明确提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蔬导,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之重,意义之切,从长远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行为教育,使其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与卫生》这门学科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有显著作用
在创设德育环境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位地方,每一棵树木,每面墙壁,创造宽松的,愉悦的环境氛围,使环境与学生相融合,产生和谐情调,使校园成为陶冶,塑造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佳场所。
创设德育环境,可以通过美化自然环境,让孩子们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雾中享受春风,在诗意中享受温情,利用人文环境,让孩子们通过校园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围墙文化等,将文化工程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把德育特色融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在无形之中能受到美的熏陶和高尚品德的陶冶。
(二)加强家校联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是在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困此,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更应该通过班会、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和学校等其它方面给孩子提供适时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以便更好的发挥家庭心理支持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三)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学校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应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发展上的共性问题,对于少数存在特殊成长需要或者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小学生个体辅导咨询有特殊性,我们不能按照成人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和个体的差异。
关于学习《心理卫生与咨询》的体会(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