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县和盛镇庙花村幼儿园为例)
首先,庙花村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安全方面存在不足,农村幼儿园安全责任意识不够,对留守幼儿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幼儿园安全制度不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村幼儿园设施设备存在不安全隐患,一般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留守幼儿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庙花村选聘的幼师不合格,教育水平有限。由于农村幼儿教育资金短缺还造成了农村幼教师资的奇缺,幼儿园为节省开支只能返聘那些从小学或初中退下来的老教师,或者是聘用那些上过几年初中或高中的人来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这些人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他们所使用的都是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或者是沿用以前自己老师的教育方法。另外,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不能有效针对留守幼儿的问题,幼儿园软件、硬件设施一般也很差,这些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成长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周围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农村的相对贫困人口有增无减,部分留守幼儿的家长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也能赚大钱,甚至富甲一方,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院校不包分配,毕业生就业艰难,即使有了较高的文凭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由于这些严峻的现实现象的存在,致使滋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厌学、弃学人数增加。
四、庙花村地区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幼儿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一)家庭方面,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许多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教育则是幼儿园、学校的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孩子受教育的不平衡性。家长要加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通过学习努力了解幼儿教育目标,了解幼儿园对孩子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并认真研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家长要重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应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父母不要一起突然地离开幼儿外出打工,最好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长大或心里成熟之后再慢慢放手。其次,父母离开后要特别注重和幼儿的互动与交流, 定期给幼儿打电话或网络视频,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 在通话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增进情感的交流。这样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让幼儿充分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二)学校方面,加强幼儿园的管理
学校教育应成为影响留守幼儿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在校内努力完成对留守幼儿的教育。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成立留守幼儿关爱小组,对留守幼儿进行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帮助幼儿疏导心理障碍,引导留守幼儿健康发展。四是建立健全留守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留守幼儿的家庭状况以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做好留守幼儿的教育工作。
(三)社会方面,营造留守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幼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留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幼儿的氛围,让农村留守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和医疗体系,使农村教育得到有效保障。成立护理留守幼儿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对留守幼儿的定期回访,家长在外面工作联系制度,给予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其次,县乡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幼儿园周边环境,加强监管,取缔幼儿园周围的不良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此外,为留守幼儿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