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文档背景与意义………………………………………………3
(一)^文档的研究背景…………………………………………………3
(二)^文档的研究意义…………………………………………………3
二、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特点………………………………………3
(一)材料费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3
(二) 材料消耗贯穿生产环节全过程…………………………………4
(三)煤炭企业材料消耗受多方面影响………………………………4
三、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4
(一)材料管理节约意识不足…………………………………………5
(二)实际控制环节管理粗放…………………………………………5
(三)材料费用指标下达缺乏科学性…………………………………5
(四)材料成本管理考核不完善………………………………………5
(五)材料回收复用率低………………………………………………6
四、完善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建议…………………………………6
(一)提升全员参与材料成本管理的意识……………………………6
(二)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各环节实时控制……………………………6
(三) 科学测算提高目标成本分解的准确性…………………………7
(四)明晰材料成本的责任主体, 完善指标考核控制体系……… …7
(五)全面强化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8
内 容 摘 要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有重视企业的成本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材料成本管理是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且随着科技发展,煤炭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的投入也将越来越大,材料消耗投入也随之增加。本文从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着手,指出当前煤炭企业材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材料管理节约意识不足、实际控制环节管理粗放、材料费用指标下达缺乏科学性、材料成本管理考核不完善、材料回收复用率低,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目标成本分解的准确性、明晰材料成本的责任主体及控制内容、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各环节实时控制等改进意见。
关键词:煤炭企业、材料成本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研究
一、绪论:^文档背景与意义
(一)^文档的研究背景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煤炭行业曾经以追求煤炭产量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这种经营弊端导致煤炭企业成本构成越来越复杂,其中主要表现为煤炭生产企业成本费用中材料费用的比重过大。自2014年以来,受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政策的影响,市场上对资源能源的直接需求大大降低,煤炭企业自身也面临着生产总量高、进口总量高、社会库存总量高的“三高”局面。因此,通过降低材料消耗来减少成本支出、实现增效成为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
(二)^文档的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煤炭企业中,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自身潜力的发挥。也就是说,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的竞争,因此,煤炭企业若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必须规范化、系统化成本管理工作。
在煤炭企业中,各种类型材料,如木材、皮带、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贯穿于原煤生产各个环节,因此在煤炭企业成本构成中,材料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一般占原煤产品总成本的25%以上。除了占比较大,材料成本还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材料成本属于可控成本范畴。可控成本指的是那些发生在消耗、节约和超支过程可以得到控制的费用耗费。显然,材料成本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可控的。二是材料成本的可降低空间比较大。目前来看,相对其他成本,如人工费、电费、折旧费、修理费以及其他费用支出等,材料成本最为复杂,管理也最为混乱。综上所述,材料成本管理是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过程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才能保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切入点,从全局出发,建立材料成本管理体系,以求最终降低材料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二、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材料费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
原煤成本从核算性质方面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材料费、电费、修理费直接影响着变动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材料费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以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为例,2014年原煤生产实际单位完全成本为121.95元/t,材料费吨煤成本为11.06元/t,材料费吨煤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6%;2014年原煤生产实际单位完全成本为110元/t,较2013年下降了12元/t。按照2015年全年原煤产量计算,较2014年成本值直接节约6 012.62万元。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材料成本是重要环节。
(二) 材料消耗贯穿生产环节全过程
材料的使用会在原煤生产过程中持续性的发生,涉及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会根据地质构造、采面布局、生产条件等因素产生变化。在流程上会涉及到材料的计划、领取、中间转场、现场使用、回收复用等多个环节,环节的增多就意味着可以降低和压缩的空间比较大,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控制材料管理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预计效益和效果会比较明显。
(三)煤炭企业材料消耗受多方面影响
与一般的制造业相比,煤炭企业的材料消耗有其显著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材料消耗不构成产品实体。煤炭企业没有原料及主要材料,材料只作为促进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除雷管、火药等材料外,多数材料并不会随着生产原煤或者焦煤而一次性被消耗。
2、种类繁杂,多数可回收复用。煤炭企业材料种类琳琅满目,一些大型设备 (如支护用品)单位价值较高,甚至占到全部材料消耗价值一半以上,其余辅助材料均为量多价值较小。在煤炭企业中,无论是单位价值较高的大型设备还是总价值较高的零、配件等,多数都可以通过回收多次复用。
3、易受自然地质条件等影响。煤层厚度、倾斜角度、岩石性质等自然地质条件变化直接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煤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导致煤炭企业的材料消耗量虽然与产量关系密切却无法清楚地用具体的计算数据表示出来。
三、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材料需求管理工作是采用 “集团、矿、区 (队)”三级供应体制。材料需求计划从生产现场自下而上产生,先由各矿采区材料员向煤矿供应科提供本采区的需求信息,煤矿集团供应科收集汇总煤矿各采区需求信息后,平衡本煤矿二级库库存资源,编制本厂材料需求计划,上报煤炭企业集团供应公司 (处)。在这种三级供应体制下,容易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材料管理节约意识不足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是以“安全”和“产量”为核心开展工作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材料控制节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及对安全和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认识,不能切实提高材料节约意识。同时每年的目标材料成本指标,是根据年度任务及地址条件调整变化的,即考核标准是每年变动的,造成材料考核指标的不连续和不稳定,使得各部门和区队对降低材料成本的积极性不高,材料控制成效不足。
(二)实际控制环节管理粗放
在材料费用的实际控制环节,各基层区队只能在计划额度内领用材料,需经过业务主管部门和物资供应单位的审批。在审批过程中,管理部门重点关注控制材料消耗的总金额,而忽视了单项材料的消耗量和价值量,再加上各基层区队对降低材料成本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只要总材料成本没超支就多领材料的现象。
(三)材料费用指标下达缺乏科学性
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并不像标准产品制造等行业,材料会占到产品成本的固定比例,可以确定标准材料成本。煤炭材料成本是投入到开采的各个环节,并会随着工作性质、工作量的变化而变化,全部为间接投入,且不是产品构成的一部分,其材料消耗无法确定做到定额定量。煤炭企业在目标材料成本分解环节,往往由管理部门横向分解,再由管理部门向各区队及班组进行纵向分解。这种模式是正确的,但在分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人为主观因素对各项指标的最终确定影响较大,不能有效分解计划指标,没有科学的成本分解模型作指导。
(四) 材料成本管理考核不完善
月度材料费用计划下达后,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当月计划产量、各项工程量、年度材料成本等因素,对各区队指标进行审批,月末根据材料消耗的实际用量与计划进行对比,实际消耗额超出当月计划额的部分从结算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实际消耗额小于应耗额的部分按比例对区队进行奖励。考核虽然控制了区队总额材料费,但往往不能将材料费的考核明晰到班组和个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区队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
(五) 材料回收复用率低
原煤生产的过程中,除过锚杆、锚索、油脂等材料属于一次性投入外,大部分的材料是具有回收、修旧、再利用的性质。但在实际中相关材料的投入、使用、回收环节,因作业空间狭小、地质条件复杂等作业环境的差别,易出现材料因水浸、压埋、丢失、损毁等方面的问题,影响材料的回收与复用。
四、完善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的建议
材料管理是日常成本管控的重要环节,如何能使材料成本更加科学化,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定额、指标分解的影响,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紧密联系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材料成本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的推进材料成本管理科学化、实用化和技术化,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提升全员参与材料成本管理的意识
转变煤炭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是材料成本管理的前提。没有意识就没有行动,没有到位的意识观念,就没有有效的行动与能力。因此,煤炭企业在开展材料成本管理工作之前要对全体干部、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的强化教育,提升全员成本管理的警觉性与责任感,树立员工“人人精打细算、个个当家理财”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全员参与到全过程中,实现环环紧密相扣,最终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一方面,材料成本并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要综合考率其他相关成本,本文强调基于对煤炭企业整体经济利益做出贡献的前提条件下提出完善煤炭企业材料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煤矿安全生产对煤炭企业有其特殊意义,应该特殊考虑其安全成本。要想在企业内树立全局意识,需要定期给全员进行培训。比如很多中小煤炭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而聘用农民工矿工,由于他们文化素质较低,不能熟练使用先进机器设备,容易造成机器设备毁损,甚至造成生产故障,不光增加了维修材料的成本或更换设备的成本,甚至影响了企业的安全,增加了安全成本。因此,对矿工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培训,虽然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但对企业的整体和长远经济效益是有利的。
(二)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各环节实时控制
材料从填写领料单到修复再利用的流程:填写领料单—区队审批—主管部室审批—供应站领用—材料消耗—使用回收—修复再利用,整个过程应进行实时跟踪。监管人员要对计划领取单项材料多少、实际领取多少、实际入井多少,库存多少,消耗多少,损毁多少,回收多少,可修复多少,复用后再入井多少等环节的准确把控,避免出现已领未用所出现的“账外物资”和“小仓库”。在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要求材料使用部门进行退库处理,达到即时控制的目的。
(三) 科学测算提高目标成本分解的准确性
在材料成本分解时,考虑分解材料成本的作业动因。如,生产部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在分解某个工作面的某条顺槽的掘进支护材料费用预算时,需要考虑其断面多少、长度多少、锚杆多少、锚索多少、工字钢多少,其他材料多少,假若材料主管部门在分解材料时,全面考虑其作业的性质及使用量,材料目标成本在分解时将会更加科学,也为后期的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明晰材料成本的责任主体, 完善指标考核控制体系
煤炭企业材料纷繁复杂,首先需要明确材料成本各环节控制的责任单位,可依据不同材料的可控程度按专项材料、大型材料、单控材料、常用材料4大类型进行考核控制。其中:专项材料可控程度较小,不易量化考核,可按费用项目实行公司层面的专项总额控制;大型材料是可多次中转重复使用且价值较高的材料,由各职能部室负责;单控材料多事直接消耗性常用材料,可由具体的施工作业区队负责;常用材料是除大型材料、专项材料和单控材料之外的其他各类材料,可由区队承包后,再由班组进行分包。只有明确了材料耗费的责任单位,才能将材料成本的控制和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基层单位降低材料成本的积极性。
第二 ,需要树立材料费结合数量考核的意识,材料费用的控制只是对材料耗费的总金额进行控制,材料费用的超支与节约,管理人员并不一定很清楚。而明晰材料成本控制内容,重点要按各种材料进行消耗量控制,在按照材料大类做好责任区分后,明晰各大类材料的明细构成及使用流向,待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后,全面加强对于领用环节数量的控制把握。
第三,积极建立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材料定额是材料控制与考核的直接依据,材料定额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材料成本控制的效果。要做到材料定额的准确和适用,就要明确材料成本的定额必须是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定额,而不是一个笼统的价值量定额,即完成各项既定工作量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及数量,而不是金额。同时,在明确各项定额过程中,还需考虑作业条件对定额的影响。
最后,完善材料成本指标考核控制体系。材料实际消耗最终在班组单元体现,班组材料控制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区队及整体的材料消耗。在工作中各区队必须有专人对各班组的材料进行把控,月度对各班组按工作量分配材料计划指标。同时,每日根据使用情况计算各班组材料成本支出额,各班组指定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管理,建立各班组的现场交接班制度,对各班组材料的领取、使用、退回数量,进行清点考核,使班组及时掌握当天的管理成果,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班组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五)全面强化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
1、 加大材料的回收复用力度。在回收复用上,坚持只要旧材料通过加工能够复用的,原则上不发放新材料,最大限度地开展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工作。重点从两方面入手。①联合鉴定,分类管理。鼓励使用复用产品,对回收材料实行分类存放管理,并由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专业修理人员联合进行现场鉴定,确定直接复用、待修复用、报废处理。再根据其性质,合理安排复用修理、回交库房等工作。②加强对回收复用物资的登记管理。所有回收、复用、报废的物资,都要按正常手续办理二次出入库手续,相关人员及时登记。同时,每月定期对账、物、卡对口检查,做到库房管理动态达标,常规管理标准化。
2、确保回收质量,加强相关人员管理。为有效地保证材料彻底回收,对材料的领用实行交旧领新制度,即对需更换材料领用新的之前先交上旧的,特殊情况需各区队材料员写欠条,并注明最迟上交日期,逾期不上交者给予材料原值的处罚。交旧领新将有效提高材料回收质量,促进修旧利废工作的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尤其是材料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要把好物资的发放关。区队领料时,批料人员要根据所在区队的工作进展情况开好领料单,把好审核关。
3、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设备检修质量,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制度,要注重检修队伍的培养,成立检修班组,加大日常检修维护力度。这样不但节省了修理设备反复装卸、运输消耗的工时,而且能时常深入井下生产一线去现场跟踪检修,保证了设备开机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维修费用。
4、科学合理下达考核指标,做到量化考核。修旧利废指标由公司机电部对基层各区队每年进行单独核定。依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结合年度核定的材料消耗,使用单位对能重复使用的设备、配件,如开关、综保、水泵、接线盒、小型电器、管路及吊挂件、电缆钩等的回收率必须达到100%。科学合理的下达考核指标,建立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管理台账,按月统计实际完成情况,公司机电部每半年对修旧利废和废旧物资上缴指标及各单位修旧利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年度的经营考核,与工资挂勾。
5、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要想做好修旧利废工作,首先要加强职工的培训,尤其是结合井下现场实际进行培训,增强职工的专业素质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职工自学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适应现代科学化管理的需要。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修旧利废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和作业流程,做到人人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时,加大对修旧利废工作的宣传力度,制定科学奖励考核制度,调动职工投身修旧利废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复用效果。另外,还要强化回收复用的日常督查工作,对修复再投入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跟踪监督,保证修复质量,努力减少新材料投入,确保材料费明显下降,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姜海虹.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企业经济,2003(10).
[2] 李鑫,徐文远. 浅谈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J]. 科技信息,2007 (17).
[3] 韩晓霞. 浅谈修旧利废对煤炭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意义 [N].山西科技报,2013-08-28.
[4] 李宇. 物资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J]. 企业研究,2011(5).
[5]张瑞,丁日佳.基于作业的煤矿材料消耗定额制定研究 [J].中国煤炭,2009(07)
[6]孙希芸.基于内部市场的煤炭企业作业标准成本管理研究 [D].山东科技大学,2011
[7]苏州.班组核算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
[8]卜鸿雁.完善煤炭企业班组核算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7)
[9] 姜海虹.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企业经济,2003(10).
[10] 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 李峥,王波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