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货膨胀的概述3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3
1、通货膨胀3
2、通货膨胀率3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3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序分类4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4
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类4
(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5
1、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5
2、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5
3、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5
4、外债与通货膨胀……………………………………………………………………...5
5、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5
(四)、通货膨胀的后果..6
1、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6
2、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6
3、通货膨胀导致金融领域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6
4、通货膨胀损坏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6
二、对中国通货膨胀财务问题的研究6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6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7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8
1、定价风险……………………………………………………………………………..8
2 、成本管理风险……………………………………………………………………….8
(四)、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8
1、实行紧缩政策…………………………………………………………………………8
2、实行工资——物价管制………………………………………………………………8
3、实施供应政策………………………………………………………………………..8
4、发行国债………………………………………………………………………………8
5、进行货币改革…………………………………………………………………………8
6、国际紧缩政策…………………………………………………………………………9
三、当前中国对通货膨胀财务问题政策9
(一)、货币政策9
(二)、收入政策9
(三)、对外经济政策9
(四)、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9
(五)、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9
(六)、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9
内 容 摘 要
首先在研究这个课题之前,我们先对“通货膨胀”一词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此课题做充分论述。研究“通货膨胀”一词,我们可分别从其概念、起因入手,而其影响、分析和应对方法,就是我们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对经济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了?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解释,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经济结构因素的角度来说明,它们分别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需求的加大或者成本的提高,不然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致。通货膨胀现象,给企业经营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周期性的,通货膨胀以后会不时进入我国经济领域。通货膨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特别是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因此提出较为系统的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财务策略和措施。通货膨胀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之一,影响着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环节,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通货膨胀财务问题研究
一、通货膨胀的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1.通货膨胀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是货币符号,当纸币的发行数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每个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就要减少,也就是纸币贬值。由于每个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购买同样的商品,就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纸币,表现为物价上涨,而且不止一种商品或者几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一个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必然表现为三个方面:从纸币流通量看,与纸币需要量相比显得过多;从每单位所代表的价值看,不断减少;从商品价格看,物价总水平上涨。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的经济范畴。
随着银行信用的发展,结算制度的改进,支票流通的扩大,货币的范围已不仅限于纸币,而是扩大到银行的全部存款,货币范围扩大后,市场货币供应量(现金+全部存款)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涨,这种经济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率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个物价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具体地说,通常以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出了直接以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表示外,还可以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减掉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以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中均含有通货膨胀因素,因而呈现虚假增长,为了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在运用各项经济指标时,应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应利用通货膨胀率,即:
实际产值= 以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值*(1 — 通货膨胀率 )
实际商品流转额= 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流转额*(1 — 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
(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通货膨胀、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发展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但持续时间很长。
(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者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飞速上升,货币贬值达天文数字,正常的经济活动日趋紊乱,最后导致整个货币制度崩溃。
(3)温和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每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0%——50%,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大,人们不愿保存纸币,尽可能得储存实物,以免遭受损失,借贷利息和工资也都因为考虑物价上涨率而不断调整。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
(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性的通货膨胀或是被遏制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特点是为了保持物价平稳,国家对物价进行惯例或冻结,对某些商品进行补贴。
(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商品价格是开放性的,随市场供求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其价格水平明显上升,因此,物价指数的变化能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3.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由于政府实行赤字财政,刺激投资,因而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断增长,当劳动力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机器等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可促进生产发展,但在劳动力充分就业,资源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大不能再引起社会总供给的增加。当政府的财政赤字支出、公共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所构成的社会总需求,超过在劳动力充分就业及其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所构成的社会总供给时,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变化,而不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在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由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人要求加工资,使货币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垄断企业操纵着自身产品的价格,以追求更高的利润。三是一些大的企业通过他们之间的协定,决定一些商品的价格,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3)结构型通货膨胀,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需求增加的工业部门或地区,物价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工业部门或地区,则因价格和工作刚性,其工资和物价没有相应下跌,或下跌幅度抵消不了物价和工资的上涨,因而造成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需求增加的工业部门的价格和工资上升后,需求减少部门的工业品成本增加,价格也随之上升,其结果仍然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一些国家为了解救经济危机,采取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税收的办法,人为的增加有效需求,为相对过剩的商品寻求市场,以缓和经济危机,这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一是向中央银行贷款,造成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二是发行公债,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是为生产、商品流转所需要的,是过多的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我国财政赤字是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成为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之一
2、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
一些国家为了缓解经济衰退,缓解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采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利息率、扩张工业信用信贷和消费信贷的办法,已增加有效需求,而工商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信用推销过剩商品,并依靠银行信用扩大经营,当信用的扩张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就会出现信用膨胀,当信贷的扩大超过了生产、流通的需要,致使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3、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规模过大,建设规模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所能承担的能力,或消费基金规模过大,超过了消费^^文档的供应能力,商品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由建设投资而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与生产^^文档的供应不相适应,通过发放工资等渠道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与消费^^文档的供应不相适应,造成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不相适应,也就是说,造成市场货币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几度出现通货膨胀都源于经济过热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4、外债与通货膨胀
一些大量举借外债的国家,在近年来发达大幅度提高利率的情况下,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的延滞和难以应付的还本付息负担而造成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5、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
由于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发展,通货膨胀往往由种种途径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例如价格途径、需求途径、国家收支途径、示范作用途径等。
(四)通货膨胀的后果
1、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
工人、职员、店员由于工资的提高慢于商品价格的提高,造成实际工资下降,生活恶化,小生产者的生产是分散的,其产品一般不直接出售给消费者,而是要经过商业企业,商业企业阻止小生产者提高其产品价格,因而小生产者的产品价格上涨慢于工业品,同时在他们出售产品后,再购进原材料时,价格已经上涨,因而小生产者也深受其害,工商企业则因工人、职员、店员的实际工资下降,利润率提高;通货膨胀维持着大量国家订货,工业企业得到丰厚的利润;商业企业在通货膨胀中通过对小生产者的不等价交换,通过投机倒把、囤积居奇获得暴利,国家则通过通货膨胀从居民手中剥夺一部分国民收入以弥补其财政赤字。
2、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率下降,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测,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出现“投资不如投机、生产不如囤积、存钱不如存货”的现象,导致生产下降,通货膨胀不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3、通货膨胀导致金融领域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物价上涨率超过利息率,存款出现负利率,会引发居民挤兑存款,抢购商品以保值,货款出现负利率,企业借到贷款,囤积物资,不许投入生产也能获利,导致资金紧张,扰乱了金融领域的正常持续。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出口减少,而国内货币贬值,也必然导致进口货涨价,进口增加,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致使国际收支失衡。
4、通货膨胀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
工人为争取提高工资,反对通货膨胀而进行罢工,阶级矛盾加深,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为俄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的成功铺平了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也是导致蒋介石的统治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中国通货膨胀财务问题的研究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时期,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的五年中,全球经济增长极为迅速,就连上世纪90年代饱受了金融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煎熬的拉丁美洲,以及前苏东地区的经济转轨国家,甚至是被人遗忘的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都取得了持续的高增长率。但到2007年中,全球经济的繁荣中突然出现了几股逆流的影响,导致2008年第一季度出现了比上世纪90年代还要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为中国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现今,我们身边听得最多的就是人们这样的声音“猪肉价格又涨了,卖到18块钱一斤啊!还打了水的,就连小孩喝的牛奶也卖到两块多三块钱,……..”。由此可见,今年物价上涨得非常迅猛,让人们感到措手不及。
那么,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在经济学理论当中,“物价上涨”差不多是“通货膨胀”的同义词,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多于所需发行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一个几乎必然的后果就是物价全面上升。就像今年2011年,尽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居民工资普遍上调,但却远远无法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
从“衣”方面看,伴随着物价的全面上涨,工人的工资,生产衣服的原料,供应商的物流运输与仓储,制造商的生产与加工等的成本都在增加,反应在流通企业的产成本“服装”的价格自然随着“水涨船高”!消费者普遍意识到,以前一百多块钱可以买到的品牌服饰,现在,一般要两三百。
从“食”方面看,随着北方小麦,南方大米价格大涨的同时,玉米、大豆,大米、水果、牛奶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等肉类食品价格也不断向上狂飙,GDP总量从全球排名第六上升到全球第四名,但是,人均GDP却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表现为我国低收入居民仍然较多,恩格尔系数也比较高,从而让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胀压力。
从“住”方面看,随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房价一涨再涨,其他中小城市成都、重庆、南京、杭州等地的房价出现了全面上涨的现象,特别是2007年春节以后的半年,各地的房价可以说一个月上一个台阶,很多人也在一两年之内突然成为坐拥“百万”房产“富豪”,许多百姓却因为不断上涨的房价,落得无处容身,房产走向如何,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对于通货膨胀形成原因,一般理论认为货币发行过多,需求过度,成本推动及生产结构失衡等原因造成的,但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都是有诸多原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结构性通货膨胀、美元持续贬值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定价风险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产^^文档价格的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从而给经营带来困难。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涨幅增加。部分消费品领域的企业由于原材料、能源和人力成本等生产^^文档的价格涨幅高于其销售商品的价格涨幅,必然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经营难度,如果企业调整产品价格过高。将会使产品失去竞争力。 2 成本管理风险 通货膨胀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职工福利基金、折旧费和利息支出,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又直接推动了产品价格的上涨,价格上涨幅度小于成本上升的幅度,将会使得企业营运资金减少,资金链容易出现断裂。
(四)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1、实行紧缩政策
紧缩政策需求的途径由两种:一种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降低其贷款能力,达到紧缩贷款规模、减少投资、压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提高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规定基础货币指标,通过控制基础货币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二是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例如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
2、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采取以管制物价和工资为内容的收入政策,也就是由政府拟定物价和工资标准。
3、实施供应政策
治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紧缩政策是希望通过压缩社会需求来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供应方面的经济政策既压缩社会总需求,又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法来增加供应。
4、发行国债
财政赤字由中央银行贷款或透支进行弥补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的国家以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
5、进行货币改革
如果物价上涨率达到不可遏制的状态,政府还在不断地发行货币,整个货币制度已处于或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通货膨胀的程度,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实行货币改革。
6、国际紧缩政策
当今通货膨胀是世界性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世界性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因此,彻底解决的方法应是采取国际的紧缩政策,共同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但这种共同行动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三、当前中国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途径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制,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
(三)对外经济政策
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并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措施有实行浮动汇率,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
(四)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
(五)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六)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
1、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筹资的管理: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利用股票筹资采用高股利政策,改变实收资本和负债的结构等等 2、合理安排债权债务资金,即让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 3、存货的管理,企业应根据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调整存货控制规模,保持最佳存货 4、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多采用现销,少用赊销,注意坏账的提取 5、调整投资决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注意投资风险,应当对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调整,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
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周春生冯科:“此轮通胀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熊仁杰:“我们如何制胜通胀”
黄燕芬,杨欣波: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陆红艳:财务管理咨询实务,公司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