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意义………………………………………(3)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3)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4)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与财务成本核算的区别………………………(4)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4)
建筑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病…………………………………………(5)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5)
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够重视……………………………………(6)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 ……………………… (6)
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7)
材料成本核算方面…………………………………………………(7)
人工费核算方面……………………………………………………(8)
其他成本核算方面…………………………………………………(9)
建立健全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10)
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 (11)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建筑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如何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脱颖而出,并在建筑市场中占一席之地呢?从签订合同之后所发生有关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属于成本核算项目。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生产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设置合理的摊销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物料消耗,排污费等等费用。怎样合理的来减少成本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中的成本核算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关键。当今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一便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企业忽视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等等。对此,我就如何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改进
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建筑市场将迎来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建筑企业而言,企业竞争将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过度到价格竞争。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意义
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的建筑成本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之和。
首先,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建筑市场又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大量生产力闲置,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只有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其次,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核算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主要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造成的。在经济发展初期,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筑,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的经营战略。但是现在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建筑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而成本核算是战略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形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其目的就是检查执行国家、行业规定的成本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及时准确计算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成本核算一般要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应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在具体施工实际中极为重要,如不加强成本核算,将直接影响施工效益。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成本核算确定的原则为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与财务成本核算的区别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施工项目成本。企业财务成本和施工项目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核算主体不同。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
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
核算的目的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核算的方法不同。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
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个工程成本。
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成本实际成本。
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中。
转期间费用。
三、建筑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病
我国建筑业近几年的发展是迅速的,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由于建设的需要,大量外省市建筑企业涌入上海,对本地建筑企业形成不小的冲击,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要生存下去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势必要严格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但从目前看来,建筑业成本管理中存在不少弊病。单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这一点来看,主要有两点不足: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与清查盘点制度、内部价格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没有建立以上一系列相关和系统的成本核算制度,由此造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由于内部审核、管理制度上的欠缺、不完善使成本失真。例如:有的单位以材料发出数为实际耗用数来计算材料成本,而不管发出数与实际数之间有无差异;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违反规定,不区分在用与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统统计提折旧,使成本虚增,或者一方面预提修理费,一方面发生的修理费又不冲减预提费用,使成本虚增;一些单位低值易耗品摊销制度无固定的方式,一年中有的一次摊销,有的分次摊销或不摊销,随意性很大使成本不实。没有一套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就会影响施工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核算的准确性,容易造成施工项目成本虚增或虚减,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够重视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企业领导往往注重对项目质量和安全的考核,总认为要抓住工程预算和决算就可以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而成本核算只是把项目中的各项成本加以汇总而已。由此造成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地位低下,出现凡事项目经理说了算的普遍现象。因此成本核算人员采取消极态度,对成本核算不肯多下功夫钻研,对施工流程和工程预算等相关知识难以掌握。会计人员没有划清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分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的界限,或是由于管理者水平有限,制定的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人员粗心失误而形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真实。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省钱,工程核算多为外聘预算员,只支付其一次性劳务报酬。而外聘预算员只是为了钱,不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和监督,有意增大工程造价,以作为其劳务费的提取基数,造成工程成本增大。
四、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施工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尽量减少物化消耗和劳动消耗来降低工程成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欧美等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和归类。可以看出无论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即通过科学的预测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是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在于成本核算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是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入手,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由进行施工所需的材料费、建筑工人的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和间接费用等组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为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计提工程成本,应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间接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工程施工”科目应按工程项目或单位工程设置二级科目;间接费用项目应通过“间接费用”科目归集并分配;该科目贷方记录已完工程成本。“机械作业”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应按承包工程和机械类别设置二级科目;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其他业务支出”和“专项工程支出”等科目的费用。“辅助生产”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非独立核算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施工、产品生产、机械作业、专项工程等生产材料物资、提供劳务(如设备维修、构件现场制作、固定资产清理、风水电供应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和“其他业务支出 ”等科目的费用或成本。“间接费用”科目运用应注意的问题该科目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现场性费用支出。我认为要想改进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必须从以下每一费用项目进行改进。
材料成本核算方面
现在大多数施工企业材料核算制度不健全,即使公司设有物资管理部门其职责也只是根据实际采购价格核算工程材料成本并进行材料收发工作,登记材料账,每月想财务部门报账,月底盘点一下库存材料而已。如此一来就会影响施工项目材料成本核算,造成材料浪费不易降低存货总成本,进而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物资管理部门应搞好计划采购,建立材料采购比价制度,按经济批量采购,降低存货总成本;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做好修旧利废工作,耗料注明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材料费应根据当月项目材料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当期消耗,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周转材料应实行内部调配制度,按照当月使用的时间、数量、单价计算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材料费的核算应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划分工程耗用于其他耗用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所耗用的材料才能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耗用的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所耗用的材料,应先分别通过“间接费用”、“机械作业”等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材料费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凡领用时能够点清数量、分清用料对象的,应在领料单上注明成本核算对象的名称、财务部门据以直接汇总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项目。
领用时虽然能点清数量、但属于集中配料或统一下料的,则应在领料单上注明“集中配料”,月末由材料部门根据配料情况,结合材料耗用定额编制“集中配料耗用计算单”,据以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既不易点清数量、又难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可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本月实际消耗量,然后根据核算对象的实物量及材料耗用定额编制“大堆材料耗用计算单”,据以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应按实际领用数量和规定的摊销方法编制相应的摊销计算单,以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应摊销费用数额。
人工费核算方面
近几年,建设部一直重申农民工资问题,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顽症,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改进人工费核算。劳动工资部门制定项目用工记录、统计制度,收集班组用工日报表,建立项目用工台帐,编制职工考勤统计表、单位工程用工统计表。编制表格时要符合如下公式:职工人数日历天数=各项目(生产)用工工日之和=非生产用工工日=各类休假日。人工费应按照劳动管理人员的用工分析和受益对象进行账务处理,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人工费的核算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和承包结算书等,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和费用。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费用一般能分清为哪个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计入成本的工资应按照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总的出勤工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及各工程当月实际用工数计算分配;工资附加费可以采取比例分配法;劳动保护费的分配方法同工资是相同的。
其他成本核算方面
物资管理部门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平衡和检修维护,提供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机械设备运输记录和机械费用的分配^^文档。机械使用费按照项目当月使用台班和单价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机械使用费的核算租入机械费用一般都能分清核算对象;自由机械费用应通过“机械作业”归集并分配。其分配方法如下:
台班分配法。即按各成本核算对象使用施工机械的台班数进行分配。它适用于单机核算情形。
预算分配法。即按实际发生的机械作业费用占预算定额规定的机械使用费的比率进行分配。它适用于不便计算台班的机械使用费。
作业量分配法。即以各种机械所完成的作业量为基础进行分配。诸如以吨公里计算汽车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的核算一般都可分清受益对象。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
其他直接费一般都可以分清受益对象,应根据有关核算^^文档进行账务处理,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
间接费用应根据现场发生的间接成本项目的有关^^文档进行账务处理,计入施工项目工程成本。间接费用的核算与分配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是以人工费为基础将全部费用在不同类别的工程以及对外销售之间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上将第一次分配到各类工程成本和产品的费用再分配到本类各成本核算对象中。分配的标准是建筑工程以直接费为标准,安装工程以工人费为标准,产品(劳务、作业)的分配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标准。
建立健全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其中各职能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是领导者的助手和参谋机构,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挥核算、组织、监督作用。经过实践关键部门的成本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计划预算部门:编制和落实年、季月施工计划,编制施工预算,及时正确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办理年终结算和竣工结算。
物资管理部门: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健全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和计量验收制度,开展修旧利废、残次料的回收工作;作好机械设备的运行记录;提供材料差价^^文档,以便及时向甲方结算差价。
劳动工资部门:负责改进劳动组织,做好劳动力调度,控制非生产用工,控制工资、奖金发放标准;配合下属单位考勤员记录好工程用工台帐,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
技术安全部门:制定降低成本的施工技术措施,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先进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保证安全生产,有效地控制质量车成本。
财务部门:组织成本核算,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参与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有关费用定额、储备定额和工料消耗定额;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执行内部承包方案;做好工程成本的项目核算和综合核算;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各项价款的结算工作和竣工决算工作。其中财务部门是成本核算的中心,全面组织成本核算,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参与制定内部承包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开展成本预测,进行成本分析。若要使财务部门认真履行以上职责,务必要求企业建立一系列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必须明确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不止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工共同的事情;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参与施工项目成本决算,使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采取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成本与责任目标成本的比较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成本的比较分析。
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组织好成本核算,才能有效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就拿本人所在单位上海锦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公司)举例来说吧。一九九二 年成立的上海锦华公司是一家拥有装饰二级、土建三级资质的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它所承接的大多数是由上海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建)总承包的分包工程。曾参与浦东机场、磁悬浮、公共卫生中心等市政重点工程的建设。由于七建公司是其母公司,锦华公司的施工项目核算方法按七建公司的一套核算模式进行。锦华公司把下属工程队按工程项目和工种划分班组,每月工程项目所花费的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等支出由各个工程项目工程队的班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好统计分三次向项目财务部门进行报帐,财务部门根据各个项目体统计上来的数据^^文档进行分摊,分别计入各工程项目的工程成本中。人工费每月中旬由班长根据现场每人出勤情况做好统计并上报项目体成本核算人员,按实际发放工人工资,每月底再由项目体成本核算人员统一到公司财务部门进行结算。锦华公司对于施工项目人工费的核算是很严密的,凡是领取工资的外来人员必须缴纳综合保险,工资总额超过税法规定的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从一个施工项目开始筹建到工程竣工,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充分体现了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锦华公司2009年度完成施工产值5337万元,其中施工成本514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83万元。在当今建筑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此低资质小规模的企业能取得这样的经济效益是不容易的,这根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是分不开的。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业3年过渡期、设计咨询业5年过渡期即将先后结束,国外著名建筑业包括一些设计咨询公司也将进入我国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建筑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日趋增强。可以预见,中国建筑市场主体之间将出现新一轮结果调整,建筑市场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更显其重要性。为此,开展改进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工作,将为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晓兵“工程项目经济核算与成本控制”,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金敏求“建筑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李敏“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4.黄卫“中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上海工程建设资质与资格》2004年第2期。
5.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6.许建峰“浅议工程造价控制”,《上海工程建设资质与资格》,2004年第5期。
7.俞善进“市场经济下项目管理的诀窍”,《上海工程建设资质与资格》,2004年第4期。
8.施殖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以财管为中心”,《建筑施工》200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