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金融需求中消费性金融需求显得愈加突出、强烈。其中家庭开支为最多,例如大病医疗、供子女上学等这些重大消费事件时,自有资金往往不足以支付。
③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出现了非农业生产力方面的金融需求。
④农户在农业生产方面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很少,这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民没有种地的积极性等众多因素有关。
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大多数农户一般选择能够选择找一些亲朋好友借。只有较少数人会选择金融机构——信用社。就信用社本意而言是为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从农户的主观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有部分农户表示不愿去信用社贷款,他们认为贷款中有许多他们所不理解,不懂得事项、因素来阻止他们贷款成功,因此他们根本就不认可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例如信用社的贷款金额有严格的限制,贷款人必须有固定的单位职务及收入,否则将无法贷款。其次,信用社一般都要求执行抵押贷款制度,这对于原本已经资金缺乏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个苛刻的条件,再者就算开款条件满足了,每月利息对农户来说也是不小的费用,而让他们却步不敢贷款。最后,应信用社规定的苛刻的要求、严格限制等,使得农村信用社这个昔日被称为“农民自己的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呈现出渐渐疏远农户的趋势。
从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申请贷款成功的农户基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①相对富裕;②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地位。
相反,贷款失败的农户则在以上方面远远低于前者,这才导致大多数农户没有勇气去执行这些他们平等享有的社会权利,从而不愿去信用社贷款
2、农户的金融需求一般具有几个特点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中小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大,资金周转需求最强烈,因此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最大最主要的客户群,它们在区域市场经济中也起主导作用,更是带动项目、资金等资源运作的有效载体。
据调查显示,乡镇中小企业认为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众多不足:
一、是对企业现金的控制方面限制条件太多。
①通过对账户的限制来约束企业对现金的提取,只有专门的账户才能支取现金。每个企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账户,并且开立临时账户和专用账户也有相应的限制,所以导致企业经常无法进行正常的资金周转;
②企业为什么提取现金和日提取现金量等都被监管和控制,我们往往在存钱时都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我们要是取钱时(金额较大时)就会被问东问西,而且不能及时提现,导致很多时候都办理不了事情,使得很多合作不能成功;
③提取5万元以上现金必须经过提前预定,支取当日还要履行众多的相关的繁杂的程序;
④现金面额不符合顾客的要求,当企业需要大面额现金时,得到的往往只有一堆各种小面额的现金,而当企业需要小面额现金时得到的却是大面额的。
二、是结算方面。
①支票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到账,例如离自己所在城市较远所开据的支票要很长时间以来就是三天到账,遇到周末会更慢,甚至到今天还没见多大改观;
②信用社不经营卡业务,而企业因日常需要不得不办理卡业务时不得不话费人力、物力、财力到城里其他银行去办理。
三、是中间业务形式过于单一,开办品种缺乏创新。只有一些传统的代收代付业务,而在基金代理、债券代售和个人理财方面没有实现突破。
四、是贷款方面越来越难。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都需要得到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但是由于信贷政策的加强,一方面导致他们得到的贷款资助越来越少,融通资金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发展,减慢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3、农户的金融贷款越来越困难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首先对于贷款难度加强,可作如下解释:
①由于少数企业及个人缺乏信用意识,有意欠债不还,这就迫使信用社不得不适当提高贷款标准和规定。
②由于许多乡镇中小企业都只是暂时租用土地,没有正规的手续、证明,所以都在信用社的准贷门槛之下
③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原因以及一些人为因素使得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直升不降,国家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成立了省联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责任追究办法,使得信贷部门更加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不敢突破任何一道线。
④由于法院多讲法条,少顾实情,让个别恶意逃避信贷债务的企业或个人钻了法律空子结果却逍遥法外,这就迫使信用社不断加强对信贷的监管力度。 其次由于权力的有限性,人民银行有制定诸多现金方面的控制管理规定,农信社必须要遵守。最后由于农村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加上国家投资力度欠缺所以导致金融机构服务体制不健全,而农村中小企业以及个人金融需求日益高涨,仅有的稀少的几个金融机构根本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