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股利无关论认为在一个理性的和完全资本市场的理想经济环境中,企业市场价值仅仅取决于公司的投资决策和盈利能力,而不是对利润成果分配进行“包装”的结果。股利无关论又称MM理论。该理论是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在其发表的《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一文中提出的。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认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政策的好坏所决定的。由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只是盈利减去投资之后的差额部分,且分红只能采取派现或股票回购等方式,因此,一旦投资政策已定,那么,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股利政策的改变就仅仅意味着收益在现今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上的变化。如果投资者按理性行事的话,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股东的财富。
3、税差理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税收的存在,当放宽了MM无税收的假设条件后,法拉和塞尔文在1967年提出了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利得税率低于股利税率的条件下,资本利得比股利具有更高的价值,此时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为了使公司价值最大,公司应当制订低股利政策。布伦南的研究证明了税收效果的存在。但该理论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即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利得的所得税低于股利所得税,但是时间上并不是完全如此。此外还有顾客效应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等著名理论。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7年至今的股利政策进行总结,并且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运用2006年至2011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和各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我国股利支付手段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转增股本三种方式,其中现金股利政策作为主要的股利政策,占比大大超过股票股利和转增股本这两种股利政策,在2011年时,采取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数占到所有实施股利政策上市公司的70%以上,而在另两种股利政策中,更多的公司愿意采用转增股本股利政策而不是股票股利政策。
在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和股利支付率的大小方面,股利政策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暂不适用,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中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和股利支付率高于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同时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和股票支付率高于处于衰落期的上市公司,并且对于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来说,资产收益率越高,市净率越小,企业总资产越大,企业去年进行过分红(企业去年的股利支付率越高),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每股净资产越多和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的现金分红倾向(股利支付率)就会越大,这些结论符合文章的研究假设,即企业的盈利状况越好,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大;企业的成长能力越高,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小;企业的规模越大,分红的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大;企业去年进行过分红或者股利支付率越高,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大;企业的大股东力量越大,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大;企业的融资能力越强,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会越大;企业的资本结构越好,分红倾向和分红力度越大;同时研究还发现流通股比例和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否为国家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股利发放倾向和股利支付率水平。
进一步对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股利支付率研究发现,与前面的而研究结论类似,流通股比例和实际控制人是否国有这两个因素对于这三个阶段企业的分红政策影响进本均不显著,但是其他的分红政策影响因素会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在觉得是否分红时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资产负债率,在决定分红的大小即股利支付率时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盈利状况和成长情况,盈利状况会影响企业是否现金分红但是不会影响股利支付率的大小,这反映了我国成长期上市公司的特征:资产负债率通常较高,盈利状况并不稳定但是却存在着较强的分红意愿,但是忽视盈利状况和成长能力的分红却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广大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在决定分红的大小即股利支付率时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成长能力,这是因为成熟期企业已经进入了发展较为稳定的阶段,成长能力已经不是其进行诸如分红大小这些财务决策时需要重点考量因素,总体来看成熟期企业的模型适用性最好,其在决定是否分红和分红大小决策时会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因素,符合成熟期企业的生命特征;处于衰落期的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分红和分红大小时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资产负债率,进入衰落期之后的企业为了挽救自身面临的困境并吸引投资者可能会采取一些并不合理的资本结构,这就导致资产负债率的异常情况出现,也是衰落期上市公司不会将这个因素考虑进股利决策的原因所在。
(二)展望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后续的研究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
首先,本文采用结合了销售情况,资本支出情况和企业年龄的综合指标法来划分企业的生命周期,尽管在目前的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几种方法中综合指标法对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已经较为全面,但是因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该指标也只能大概判断出企业的所处阶段,并不能保证其达到完全准确的效果,相信随着后续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化,一定会有更加精确的判断企业生命周期的方法出现,也就可以更加准确的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生命周期效应。
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都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严重影响,并且有着所谓“”“政策市”的称号,这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会受到证监会等相关政策的改变,但是因为政策性变量较难量化,因此本文仅从描述性统计上相应分析了政策对于我国A股股利政策的一些影响而并未将政策性变量加入具体的实证模型,这可以成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通过精确得量化政策性变量研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最后,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并不能准确的判定具体为哪些,并且随着时间的不同,国家的不同都有所区别,本文综合了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除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之外,还将企业的盈利状况,成长能力,资产规模,流通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每股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实际控制人和股利支付历史变量加入模型,但是这个过程之中或许还有其他因素可以通过包含上述变量未能反映的企业信息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这一点作为本文的局限也可以成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宋常,刘司慧 中国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度量研究[J]商业研究,2011(1):1-10
[2]李维,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对股利政策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2(12):85-89
[3]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4]曹裕,万光羽,关注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03-125
[5]刘飞,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1
[6] Black,E,The Dividend Puzzle. Journal of Portifolio Management, 1976,(2):5.8
[7] Gordon,M,J.,Elli Shapiro. Capital Equipment Analysis-The Required Rate of Profit. Management Science, 1956,(10)102-11
[8]徐腊平,企业股利分配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吗[J]南方经济,2009(6):51-60
[9]苏力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87
[10]宋福轶,屈文洲,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现金股利分配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87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