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问题
1.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
会计学本身对事物的定性分析上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定量分析上的主观估计和判断,这种会计核算对象本身就包含不确定因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结果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2.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
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如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经营绩效的评价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时滞”现象。会计制度缺乏统一性,会计信息不可比,会计准则有可能成为企业合法操纵利润的工具;同时在会计信息披露[王明珠、郭宝华、蒋文春:《损益信息失真查证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时,追加具有独立权威的会计审计,虽不能防止审计与会计的联合“作案”,但至少可以从结构上控制会计信息失真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无论是制度的安排还是结构上的缺陷,客观上培养了会计信息失真繁衍的土壤。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非技术性问题
1、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了许多不利后果。一方面,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由于执法不严,使代理人作假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因此客观上纵容了他们冒险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对于一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惩处不力,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一些人的时尚,从而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影响到受托代理人员时,会计信息也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
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此外,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不下去,素质高的上不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容易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执业判断能力不足、会计人员法制意识较差等原因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李锋:《浅谈会计假帐的危害及对策》,《交通财会》,2014年第三期。]。
3、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单位的会计本身监督,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有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不完善或不能发挥作用。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在政府部门会计监督方面,政府部门监督主体多元化,职责不清;政府部门监督中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影响了政府部门执法形象。部分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执业质量较差。
4、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
某些单位负责人为谋取私利、小团体利益或粉饰领导政绩,一方面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处理不实业务,篡改会计数据,填制虚假会计报表,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会计法律、法规对会计责任主体的规定并不明确,采取的是多重责任主体形式,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结果出现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的现象[葛志兴:《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极其矛盾的协调思路》,《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四期。]。
5、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问题。
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四、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我们现在通过一个案例来谈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01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109年为5%,到了201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