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四)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
无论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融合了会计还是会计融合了管理,都体现出其融合性的基本特征,而且这种融合性将随着经济及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空间上的融合。一方面,管理会计逐渐拓展其应用范畴,嵌入企业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特有的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管理和经营等领域有效融合;另一方面,管理会计被广泛应用到企业集团内部产业链或生态链的产供销环节,使产供销环节从价值管理的角度融为一体;二是在时间上的融合。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及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将经济事项的事前规划、决策,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考核作为整体工作进行控制。例如,随着以ERP为代表的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将企业供产销紧紧的联系到一起,时效更加紧密,不同进程相互交叉融合;三是与其他管理手段的融合。现阶段,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的重要管理手段,其无论是管理领域、最终目标还是工具方法都逐渐与其他管理手段交叉融合,结果相互利用。例如,作为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手段的“企业内部控制”,也包含促使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这与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趋同的;反过来,管理会计工具“战略地图”中企业财务层面、客户层面、业务层面和学习成长层面管理与控制也都是企业内部控制所关注的关键环节,两者只是作用的角度不同;四是促进管理信息支持系统的融合。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完善,将逐渐打破传统中使用的财务管理(FMS)、业务管理(BPM)、客户管理(CRM)、人力资源(HR)管理等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状况,实现系统的集成和相互连接。可以预见,信息化软件支持系统将会在集成化、智能化和开放程度方面越来越完善。
(五)信息化建设滞后
专业软件发展滞后管理会计系统软件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工具,在信息化推广中占据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开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创造利器,即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比较落后,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更是少,投入资金不足,只是在近两年才开始重视起来,运用也多是在国企和上市等大企业。而且,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这样的进度根本无法满足想用管理会计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的需求。目前,国家推广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在企业层面,部分企业理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化,购买一些财务软件等,并没有真正实施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三、国内企业应用管理会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界限模糊,缺乏标准化模式
企业运营其目的在于:能够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利润,使企业受利。计算预期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标准,决定了企业在下一个运作周期内的资金投入量。而在传统的会计理念中,仅仅是利用以往的单价,进货数量,售货数量进行计算,或者说是预算。但在管理会计中,会根据企业内外部发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最后的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出入。并且传统会计是针对企业外部进行运作的,主要记录了企业的实际资金的运营情况。传统会计工作的主体是整个企业,是为企业外部的利益关系集团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像为股东、政府主管部门等等反应、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只限于记录企业过去所发生的财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在管理方面需进行适当调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管理会计重在计算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是以企业单位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计算现在和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出现的财务状况,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内部资金需要调控的数据,以便于决策者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判断。企业则必须把利润预测的目光从过去专向现在和未来,由传出企业可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值或是未来利润的变化趋势;也可以根据定下的目标利润,调整利润影响因素以达到目标利润。在管理会计中,利润的预测有四种方法,分别是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经营杠杆系数在预测利润分析中的应用及概率分析法在预测利润中的应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不强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时代特征的突显,迫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问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展追不上企业管理创新的脚步,形成了管理机制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步调不一致。
(三)部分企业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
很多企业还是重视财务会计,认为管理会计没什么用。很多老板的思想还是停留在以前传统模式中。没有了管理层的支持,财务人员即使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表露出来。
(四)专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和成果较少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必要的经验。
(五)我国管理会计在实践当中缺乏统一规范化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四、推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善管理会计的应用氛围
关于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探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