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计监督方面的不规范:目前很多小微企业来说根本就不存在监督的情况,就算有监督的情况也是监督不完整的,监督执行不到位,审查力度不够的,对于白条抵库现象、圆珠笔或铅笔签字,原始凭证填写错误,费用报销发票不完整,详细结算清单没有等问题,不能及时指出要求修正,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去,这些都属于会计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三)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有的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会计、出纳,填制和复核都是同一个人,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 。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会计机构,但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明确,会计机构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会计人员利用上,这些小型微利企业一般都由直系亲属做出纳或财务经理。(这里的直系亲属一般指老板娘及子女),而且这些直系亲属并非财务专业人员,未取得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及考核。
(四)会计电算化不高:小型微利企业很多基本没有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就算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也形同虚设,相应的业务知识没有跟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司内部领导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领导对会计工作的认知度不够,认为会计只不过是简单的记记账、算算账、报报税,主要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不要有错误就好。有一些甚至于就单单为了应付税务部门进么报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成本核算都只是企业领导根据经营在记录在核算,根本就认为会计不需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其次未要求会计对采购部门业务部门等相关人员未对票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培训,并认为其他部门人员,不需要懂票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且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应聘不予以重视。所以就更加不会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二)公司内部职责不明确:主要原因是原始数据收集很麻烦,仓库出入库账不准确,职工薪酬由财务部进行核算,供应商对账由财务部去核算,去客户公司催收账款等。这以上工作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更何况会计人员本身的专业水平并不高,更加导致于自己的会计核算方面出现了工作率利低下,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处理自己核算上面的工作,因此也就很难发挥其会计本身的职责范围。
(三)会计监督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会计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情况。就算有的企业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检查,但也缺少对检查内容、情况、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将会造成少数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做出违反违纪的事情。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来说,为了达到降低成本开支及其他目的,少数企业根本未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就算是设置了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对会计工作根本一窍不通,或由不相干的其他岗位人员进行兼职。
(四)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有些企业设置会计岗位时没有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进行设置。部分会计人员钱、账一起管,必须附合《会计法》中钱、账要分工管理制度,会计和出纳不能由同一个人负责,出纳和会计都是财务部门的重要岗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具体职责不同,一个人不能同时担任财务部门的两个重要岗位,否则监督和财务运行就会出问题。会计和出纳属于不兼容职务。会计管理账目出纳管理资金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不兼容职务,分开由不同人负责,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五)电算化管理工作不到位: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业务不熟练,导致认为手工做账与电算化计算差不多,有的还甚至认为电算化只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有些企业还允许无关人员操作装有电算化的计算机,导致电算化的数据外泄或数据被修改和丢失。这些都是因为小微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管理制度造成的。
四、加强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途径
(一)加强企业内部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重视:1、企业负责人必须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引起重视,健全企业财务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相关企业内领导必须对我国的会计政策和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2、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都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执行。
(二)加强企业内部职责管理:职责管理是企业其它各种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企业的人员任用、考核、培训、招聘、激励,以及工作目标、时间等各种管理都与职责管理存在很多联系,人员分工要明确和合理,各人有各人的职责分工,人浮于事往往是由于职责安排不合理而引起的。因此,企业应该全面地、正确地理解职责的含义,掌握职责管理的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充分了解职责管理的各种要求,打破职责之间的壁垒和界限,真正实现职责孤岛之间的互联互通,使之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及积极性。
小微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