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得上市资格。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股票才能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和盈利能力有关。因此,企业为了顺利地上市并募集到尽量多的资金,往往要进行利润操纵。目前,在新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将部分资产剥离出来折合发起人股。在发行新股前,将这部分资产虚拟为一个会计实体,并假设其已经存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会计期间,然后从原有会计实体中剥离出一部分收入和费用,并使该会计实体在各期间的利润符合上市公司要求。同时,上市公司要想募集更多资金唯有提高发行价格,于是许多上市公司又在每股收益上大做文章。在以历史收益为计算依据的政策下,有些上市公司或是通过关联交易获取巨额收益;或是虚增剥离资产收益。在以预测收益为依据的政策下,有些上市公司提供虚假预测,任意拨高预测盈利水平,最终以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
(2)、提升考核业绩。企业业绩的考核,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的提升和奖金、福利等。而利润则是企业业绩考核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想方设法包装公司利润,提升公司业绩。
(3)、美化公司形象。证券市场是展现公司形象的重要舞台,上市公司为了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常常公布一些良好的业绩预期,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当实际盈利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时,为维护公司的声誉与形象,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便利用会计的技术处理来弥补利润“缺口”。
(4)、扩大融资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直接影响其在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方面的实力,并关系其融资。因此,为获得信贷和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
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5)、获取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取得配股资格实际上就是获得从证券市场中再次融资的机会,通过配股既可以降低财务费用,又可以投入新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却受到了较为严历的政策约束。根据证监会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获得配股资格须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上市公司视此为“生命线”,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粉饰经营业绩,使自己保持或重新获得配股资格。
(6)、避免股票被摘牌。根据《证券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停牌,限期不能扭亏为盈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公司取得发行额度并获得上市相当不易,若被摘牌,对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白白浪费,所以上市公司为了免除摘牌,在账务处理上使用各种花招进行利润操纵。
三、手段
2.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段
(1)虚增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有四个:企业既没有保留与商品有关的经营管理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已将商品的所有权和风险报酬转移给了对方,销售商品的收入能够可靠计量,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只有当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企业才可以确认收入。但企业有时为了增加利润,在不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但企业有时为了增加利润,在不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或者当期发生销售退回时暂不做处理,在下期时再做处理,以免减少本期的利润。除此之外,企业在销售收入上造假的另一手段就是伪造销售收入。企业通过私刻别的企业的公章或者与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伪造一些根本就不存在的销售活动,以增加本期的利润。但这样做的后果则是消费者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甚至本息无归。
(2)调减费用,“利润=收入—费用”,从这个会计恒等式中不难看出,与利润相关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本期内发生的费用。如果费用的减少,会使得当期内的利润增加。于是企业会在费用上做文章。比如,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的条件时,应当计入成本中去,而如果符合费用化的时候,则应当财务费用中。所以,企业在处理的时候会将费用化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成本,这就使得当期的费用减少,从而利润就增加了。
(3)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是公司财务造假的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调低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但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同时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来调增或者调增当期的费用等。但是,在固定资产上做文章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
(4)托管经营,一些上市公司在面对企业内的不良资产或者经营不善的时候,经常选用采取托管经营的将这一部分有问题的资产交由其关联方进行经营。这样企业经营的风险和对利润造成的损失便可以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此外,上市公司还经常选择一些其关联企业的优质资产或者处于上升姿态的经营进行托管经营,这些业务或者企业往往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利益。通过这两种常用的托管经营方式,上市公司可以优化其资产组合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
(5)应收账款挂账,以应收账款入账存在着坏账的可能性,因此我国的会计政策当中及规定了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未对该年度发生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如果应收账款超过三年仍然未收到的话那么企业对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该入账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不让应收账款对利润造成过多影响便对坏账准备的计提进行一些人为操纵来降低坏账准备的数额或者计提的比例从而提高利润的目的。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