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新工艺流程以降低人工成本
中小企业只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重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才能使产品从投产开始降低成本。采用批量控制、定点控制、分类控制、零成品库存控制等现代控制方法,对库存进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抓好员工的素质培养和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建立一个全员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实质上是有人参与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人的素质和态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成败。所以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素质的后续培训,建立长远的员工培训计划。
(二)加强质量管控意识,以降低质量成本
中小公司要想狠抓质量,就应该对产品的制造程序进行专业的研发与设计,还要增加生产产品中间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使生产步骤顺利实施;产品生产作业线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制造工艺也要整改,使产品生产更加高效。技术部和质检部同时配合来严格把控质量,预防成本。减少质量成本的关键是减少损失,应该在各个生产阶段进行把控,并发现质量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公司也可制定质量负责的规章制度等。
(三)采用企业管理软件避免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首先认识到财务软件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财务软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所带来的利益时有目共睹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该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将财务软件普及纳入企业重大事项中。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指导财务软件实施工作的工作计划,计划制定后就要严格实施,按照计划部署,逐步实现财务软件的覆盖与应用,企业内部必须安排专门负责财务软件落实情况的负责人,做到责任落实。企业一旦开始使用财务软件,就需要组织相应的培训与考核,保证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该系统进行熟练的财务工作,并加强对财务软件的维护工作,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因为财务软件的维护工作比其他软件维护工作更为复杂,不仅涉及软件编程知识,还会涉及到大量的会计专业知识。所以,企业财务软件的维护工作人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会计技能。为了应对软件的复杂化,维护人员还必须有责任意识。这既表现在能够在软件操作时有责任意识,也包括进行财务工作时能够严格规范操作,将出错率降到最低。及时备份,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来说,企业负责计算机技术工作的部门要及时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的备份工作,将重要信息进行多次备份。如果涉及到的财务信息非常重要,那么就可以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再单独备份一次,从而保障财务信息数据的可靠安全。同样,信息技术部门采取措施,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防火墙等一系列的措施,防范网络攻击风险,保障系统安全性。
(四)增强专利意识及品牌意识,以降低企业未来侵权成本
中小企业要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相关的知识产权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或者企业外部与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合作,避免公司不必要的侵权行为,从而提高权利意识,防范风险。吸引专业人才改善创新环境,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现状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实力,设立专门负责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吸引有关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因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知识,也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企业一定要将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来对待,不仅注重有形资产的积累和保护,更要注重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很强的专利意识和品牌意识,懂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护自身企业的核心技术,并且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击不法企业对自身的侵权行为。
(五)网络营销,以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中小企业资金比较短缺,因此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非常重要,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货生产外,一般中小企业宜采用通过网络接单并按单生产。这样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盲目库存压力,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最终,加速资金的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互联网与网络营销模式,为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连结的桥梁。在网络世界,企业可以越过中间商,与最终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双向沟通。网络所构建的直接渠道,不仅为在线顾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大大节约了企业用于渠道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为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准备了充分的基础。借助于网络交易的途径,企业能完成对企业职能的整合,给这些企业带来了降低成本的好处。在互联网与网络营销模式下,企业能够迅速地完成对供应者的选择,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取最具专业化,同时也是最好的服务。这也使得企业可以在任何时候,以最低的成本支出,向在线顾客提供质量最佳、性能最优的产品或劳务。互联网构筑了实时的信息传播方式,彻底消除了交易双方的地域间隔,极大地弱化了由于实际空间差距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这种沟通采取了简单高效的面对面的方式,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沟通,包括网络广告,都是交互式的。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企业就能直接面对顾客可能的各种反应,判断对方的好恶,推测其行为趋向。由此,企业就可以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状况与需求特征,并迅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行动,迎合他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伦会莹. 我国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河南大学 2013
[2] 黄由衡, 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3] 邵勇. 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2010
[4] 邵勇. 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2010
[5] 邵勇. 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2010
[6] 钟贤国 AX公司质量成本控制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