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2
(一)关联交易………………………………………………………………………2
(二)操纵市场………………………………………………………………………2
(三)利用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变更进行利润操纵………………………………3
(四)利用信息操纵以控制利润信息………………………………………………3
(五)利用发行市场虚列资产盈利状况……………………………………………4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特征研究………………………………………4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特征…………………………………………4
(二)研究结果的感想………………………………………………………………5
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5
(一)利润操纵的内在动因…………………………………………………………5
(二)利润操纵的外在动因…………………………………………………………6
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防范…………………………………………………6
(一)加强信息披露监管……………………………………………………………6
(二)进一步明确利润操纵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6
(三)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7
(四)对上市公司的治理……………………………………………………………7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审计
自2015年至2019年我们经历了较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黑天鹅事件频现,如蓝德集团、神州长城、亿阳信通、大连机床、神雾节能、凯迪生态、中技桩业中弘股份等等。
失真的会计信息大多是或者由于会计法规不完善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或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而造成的技术性失真,还有是某些上市公司为了融到钱,把市值拉上去,歪曲事实,恶意编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基于上市公司的恶意造假具有很强的误导性,故本文主要是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作为分析重点。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
(一)操纵市场
所谓操纵市场是指操纵证券市场,即指行为人(单位和个人)以获得利益或者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等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次序的行为。
1、直接参与意图操纵的证券交易:投入大量资金直接参与意图操纵的那种证券的交易,通过改变该证券的交易和交易额造成供求关系改变的假象,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直接目的。2.利用投资者追逐利润的心理:歪曲事实,散布谣言,造成供求关系改变的假象,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直接目的。这种违背价值规律和自由竞争原则的操纵市场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一窝疯的追求“热门”产业,不顾客观的条件和自身能力,认为自己什么行业都可以做,什么行业都能够做好。有些小型企业甚至片面认为国家调控什么就应该上什么,肯定能赚钱。3、对一些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结构、建设周期、资金来源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解与计划,对项目建设中将要发生的现金使用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决定。如果国家一旦加大对银行信贷的收紧,使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利用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变更进行利润操纵
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并最终产生会计报表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有些会计政策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遵守,而有些则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选择采用。正是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灵活性,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但会计政策的频繁调整一方面削弱了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增加了投资者了解公司内部运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给公司管理层打开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1、变更会计核算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然而,一些上市公司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决定是否改变或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核算方法。其手法主要有:(1)改变折旧政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即降低折旧率),本期折旧费用减少,相应减少了本期的成本费用从而增加了本期的帐面利润,同时还可以高估资产价值。对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的企业折旧政策的调整对当期利润影响重大,可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2)变更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销售成本是根据存货(产成品)的发出来计算的,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由于使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本期销售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小。由于公司产品销售量很大,变更销售商品成本的计价方法对主营业务成本及利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变更销售成本计价方法也是上市公司调整本年利润常用的一种方法。2、利息资本化,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甚至拿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在建工程”的定性,利息支出年年资本化,虚增资产价值和利润。3、潜亏挂帐,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都不愿处理不良资产帐户的金额,使其长时间挂在账上。有时上市公司甚至通过潜亏挂帐将原本属于当期费用记入上述各类帐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挂在帐上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虚胖”,利润水份极大。4、巨额冲销,会计期间假设到应计制,使公司在对外报告过程中,可以通过操纵可自由控制的应计项目,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巨额冲销”就是把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5、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返还来达到现在利润的增加。
(三)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关联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易。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是在原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础上剥离出来的,与原来母公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人事上甚至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结果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尤其多,手段也各式各样如:1、关联交易,上市公司或者高价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或者低价取得关联方的原料、劳务,从而轻易达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目的。2、计收资金占用费,按照有关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允许互相拆借资金,但实际情况是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和拆借比比皆是。3、托管经营,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期收取回报,这既可回避不良资产的亏损,又可获得利润;或者是母公司将稳定、高获利能力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由上市公司托管直接计入上市公司的利润。
(四)利用发行市场虚列资产盈利状况
信息操纵的背后是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内幕人员和庄家通过操纵信息联手造势故意打压吸筹抬高出货,引起股价大幅波动,使少数操纵者和知情者获得价差暴利。1、压低或抬高盈利预测,压低盈利预测,抬高发行市盈率造成投资者放弃认购,然后通过二级市场出售留存股票获取利润,抬高盈利预测压低发行市盈率造成投资者追逐该股票,使发行公司募集更多资金,获得更多资金利息收入和承销费。2、虚拟剥离后保留资产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普遍要进行资产剥离,既剥离出非经营性资产和盈利性差的经营性资产,将盈利性好的经营性资产留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通过多归属收入,少摊销费用来拔高保留资产的盈利,从而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3、资产评估失实,财务状况的好坏无疑是影响企业整体形象的关键,而上市前资产失实评估正是虚假改善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手段。资产评估增值可以增加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降低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规模大的公司,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囿于其经营业绩大都不是很好,在利润总额既定的条件下,为了上市时向投资者展示良好的投资报酬率,管理人员往往会低估资产。
(五)利用信息操纵以控制利润信息
1、捏造虚假信息,上市公司通过转移或虚增利润、夸大或隐瞒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借以改善公司的报表。有的上市公司为配合庄家炒作,将中报业绩作差而年报业绩却惊人增长。2、控制信息公开时机,配合庄家运作,将有关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压而不发,仅让与其联系的庄家知晓,时机成熟时才公布。3、隐瞒重大不利信息,报喜不报忧。4.谣言惑众,以高送配、重组、业绩优良等等诱人耳目。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特征研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