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准确且全面的成本核算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业务管理中的空白。然后经过有效的治疗。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企业财务经营成果与分配有直接影响
企业的运营成果是财务收入减去相关成本后的收入。一般而言,财政收入核算相对简单,不容易出错。而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成本计算困难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成本计算结果不准确。成本数据可能会对公司利润数据产生影响。单位成本数据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利润数据的重大变化。同时它对国家税收,股东和债权人的相关利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缺失
对于成本的核算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精度高。它必须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但是,目前,中国许多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成本会计方法不是特定的,很难保证公司成本和收益的准确性。此外,对公司经济效益的预判和评价受到严重影响,对公司的决策和管理不利,遏制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规范的成本核算对象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都面临着标准化不足的问题。为了在产品成本消费与产品收益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必要加强对成本核算对象的监督。目前,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标准化不理想,使企业难以实现产品资源和能耗的科学测量。因此,不可能科学,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成本核算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
目前,企业管理者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总体水平和整体质量较低。有些公司在招聘成本会计师过程中非常重视成本管理,但并未强调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探索和培训。因为缺少过硬的专业基础和相应的专业能力,难以保证公司成本核算的效率,妨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发展,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六、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六、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合理选用成本核算方法
在选择核算成本方式中,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状况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想到各种会计方法。 确保实现企业的实际管理要求,保障其可操作性。
(二)适当变通成本费用的归集对象
企业在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式后,当依据实际成本和成本情况,将成本和成本的收取对象进行剖析和安排,适当的安排成本和成本的收取对象。这和企业开展的阶段是一样的,并以适用企业管理要求为基础。
(三)合理分配企业的生产费用
生产成本在分配时,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对各类成本进行分类。对于非成本,我们须要制订适当的分配标准和方法。我们一般不能采取分配的方法来避免不合理的分配现象。
参考文献:
[1]原尚.成本核算岗位实用技能与技巧.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9-15
[2]陈玉洁.企业成本核算与费用控制全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0-15
[3]吕书芳 . 刍议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运用 [J]. 知识经济,2012
(17):135-135
[4]王雪.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应用[J].时代金融(中旬),2014(6):221-223
[5]高波,张军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完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17):16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