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内控体系好似企业经营运转的一个基本保障,在财务报告方面,企业因为有了这个保障而向外界透露更真实合法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企业运营方面,因为有了这个保障而让企业运行得更加合法合规。在内控体体系建立上,目前占世界上绝对优势的便是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高管以及其他人员在公司内进行的,亦在为经营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适用法律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总体来讲,企业的内控应同时具备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然而企业内控要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建立内控体系时,应该具体分析各自的财务状况、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因为只有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模式才是最佳模式。
同时企业在建立理想的内控体系时,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控体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因为只有在对内控体系有了高度的肯定后,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对其加以重视和实际运用。其次,内控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还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政策为其作保障,所以企业还需要针对内控体系做一些有关制度和政策的规定。然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使个部门明确自己的权限责任,做到权责分明,又要使各个部门团结一致努力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最后,企业在有了完善的内控体系后,必须努力加以落实,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表明很多企业拥有良好的内控体系但从来不落实,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提倡的行为,也是一种对企业极端不负责的现象。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企业都会陷入这样一个弊端,他们觉得企业内控是高层管理者的事情,与普通员工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显而易见,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企业内控是关乎企业中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事项,只有每一位成员都重视并从自我落实企业内控,才能使企业内控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魅力和光芒。
四、关于完善企业内控体系的若干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起来的,它不但能够保护企业资产,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能够促进企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为企业的高速有效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企业的内控体系理念很多都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某些理念在世界上有着非同凡响的声誉,但我国企业在制定内控体系上也不能盲目跟随这些理论,而应该将相关理论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科学合理的运用。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内控体系上虽然较以往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在很多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理想,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各个企业应该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努力处理好企业的各项关系,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即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都达到投入产出最大化。第二,企业在内控体系设置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设置,使各部门和岗位做到职责分明的同时,也做到相互渗透,最终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第三,各个企业应该努力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我国整体经济环境还不理想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杜绝其出现“有名无份”的不良现象。第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或者说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事先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但我国很多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通常只有在等到出现安全隐患后,才会猛然想起企业的内控体系。所以,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生产过程和技术创新外,更要高度重视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
关于学习企业内控的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