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审美的真正内涵就要体现语言、环境、行为的自然和谐,让幼儿感受到游戏般的愉快,游戏是幼儿感知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7]。受制于幼儿的年龄限制,很多幼儿无法体验到对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老师难以通过语言描述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难以让他们感受到美的熏陶。若老师通过游戏与美术、音乐和体育等不同活动内容的结合,让幼儿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自由开展游戏,从而让幼儿从游戏中体验和感受美,学会用美的语言表述游戏内容,发展审美能力和激发审美情趣。
3 游戏教学中老师的重要性
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中认为老师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难以把游戏和教学相融合,游戏时,让幼儿完全自由活动,无拘无束,教学时,又让幼儿提起精神努力学习,完全按照应试教育方式指导和灌输教学理念,殊不知让游戏和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幼儿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体验游戏的美好。有些老师虽然认可游戏有利于教学,并不断优化和提倡游戏化教学,但这些老师对自己在游戏教学中的定位不准确,比如规定游戏内容,游戏时间以及等幼儿的提问才能了解到幼儿游戏过程遇到的问题等不合理现象。因此老师要从理念上转变游戏和教学的传统观念,防止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痴迷现象和学习中产生厌学现象,需要准确定位幼儿游戏教学中老师的角色,真正发挥老师在游戏教学活动的关键作用以及应有的价值。
一、游戏中的旁观者和丰富游戏内容的设计者
由于幼儿从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导致他们的爱好、情感、认知和体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决定不同幼儿在教学中对游戏的结果、游戏的选择有不同的倾向和反映。老师需要根据班级幼儿的性格、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等因素综合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游戏,游戏前通过简单大致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等,然后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分组进行相应游戏,此时老师应该在不同游戏中来回观察并保持沉默,相信幼儿,让他们慢慢去思考、体会和创造游戏,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审美和开发学习等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应该深入观察幼儿的表现,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解答,引导幼儿通过游戏了解一些知识。在观察过程中,最大可能掌握每个幼儿在游戏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幼儿的一些想法,为下一次的游戏教学设计提供帮助。
二、游戏中的真实评价者和精神支持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丰富很多,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让幼儿从内心中无论处于哪个地方,都是以我为中心,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但对老师存在一定的依赖和信任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遇到挫折的时候,比如绘画游戏中,绘制过程中出现小错误,导致无法画出心目中满意的图,此年龄段的幼儿心理素质较弱,可能出现放弃等行为,此时老师应该积极疏导幼儿心理,告诉他们如何挽救,同时语言上肯定他们画画的前期成果,让他们得到心理安慰,辅助帮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幼儿自己的构思完成一幅完美的画。有效的评价和精神安慰能够激发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从挫折到成功的良好心理素质[8]。
4 结论
如今通过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老师的欢迎和重视。通过不断摸索和探讨,我们深心体会到,把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程中的基本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体育和美术等游戏的应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使幼儿能拥有一个宽松成长的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发挥游戏在幼儿学习和全面发展中的价值。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性,充分发挥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合理的将游戏教学应有到实际的教训内容中,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20-25.
[2]赵夏夏.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思想及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J].才智,2015,03:2-3.
[3]沈美萍. 游戏与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J].早期教育:教师版 ,1989,05:2-5.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5]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A〕.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冯雅静.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5,03:67-69.
[7]毕萤.促进大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11,02:2-3.
[8]贾霞萍,丛玉燕.重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J].太原教育学报,2004,06:1-4.
游戏开启智慧之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