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文学与当时政治的关系
柯灵说过,“中国新文学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这种状态的好处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坏处是无形中阻碍了文学自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抗战爆发,当时的文学基本都是抗战文学。由于当时根据地大力的倡导“文学从属于政治"和文学批评“政治标准第一”以及“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等,更是把“政治化文艺"的传统又推进了一步,建国以来仍然没有改变,文学还是当初根据地文学的延伸,和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翻版。文革文学只不过是把当吃的形式做到了极致,发生异化。之所以这种文政相连的传统得以延续,我觉得是与当时现实中国的社会政治动荡的局面息息相关,是由当时社会文化思潮所决定的。我们从绝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的传记材料中都不难发现,作为文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做单纯意义上的文学家,更是想在当时社会变成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战士,在现代文学史上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学家的文学主张和观念,基本上是他们对于政治的梯度或者是对文艺政策的解释。像那种纯粹的单纯的从文学自身规律和文学现象的探究和发现或者深入研究几乎见不到。这显然是政治化思维和活动阻碍了文艺自身的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中国文学从来就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得到自主的发展,个人觉得这种政治化的倾向一定会影响到中国产生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影响到在文学方面,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2、为少数民族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上也留下非常重要的引进少数民族具有非常特色的文学作品,是我们深入了解其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因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得不到发展,甚至有些已经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五四运动的掀起,既使文学作品重获新生,也让少数民族文学,获得更多的支持,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才华的民族作家不断涌现。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描绘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面貌文化传统,让我们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作品中形象地反映了少数民族曾经苦难的昨日和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迎来幸福的今日。少数民族文学,可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良好的主力,加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是增添新鲜血液。
3、感触
在学习现代文学之后,我更加了解深入的了解文学以及其带给我的巨大的影响。首先,在思想方面,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品味到形形色色的人生:辛酸、幸福、贫贱、富贵,透过文学的窗口,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人生百态,当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可以更加得当的取舍,以豁达的心胸去面对。其次,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修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格魅力:正如古语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深层次的说,学习现代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对于生活的观察,社会的思考,知识的积累以及丰富的想象思维。文学是心学,也是人学,学文学可以提升你的思想境界,但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而艰难的路程。学文学的人比不学文学的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分析和处理事物都会更理性。了解祖国的历史,是每个国人必须履行的责任,了解旧国民时期人们的麻木和愚昧,更可以激情目前青年人的爱国情怀,这就像学习一样,只有明白了自己曾经在哪里做错过,才能加以改正,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很好的了解了过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