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网络语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一些网民为减少开支,或是在打字时没有耐性,就创造了不少网络语言 。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 。
网络语言新词汇的诞生另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微软操作系统上使用智能ABC和全拼输入系统,网民使用智能ABC特别多,由于上面的字词或者不是按照网络使用频率排列或者根本没这个词,所以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而大量使用同音字词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版主”没有,就用程序生成的“斑竹”代替,“主页”没有就用“竹叶”代替,“你才”先出来就代替要选字的“你猜”;“点心局”先出来就代替电信局等。在网络聊天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与费用,网民会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句子进行改造,才创造出英文极简缩略语、拼音极简缩略语、数字代码谐意语。等。如果文字输入速度太慢,就无法调动别人与你聊天的兴趣。
(二)掩饰身份,重塑自我
在网络世界中,网民往往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在网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大侠,而不愿为菜鸟。如果你想在网上混,你就不得不学习网络语言,并且还要学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使用。网上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愿意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就可以像年轻人一样神侃。网络空间是虚拟世界,大家相互不见面,因此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身份在网上,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借机满足各种奇怪的、或在其它地方难以满足或不可能满足的愿望。网络语言就满足人们这种需要而应运而生。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了年轻人用以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真正的网络高手是不屑于徘徊于已有网语的。
(三)虚拟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的虚拟的一次交流性质,不用面对面的交流,所以需要面对着电脑黑白的字体和图片去感受交际受话者的外貌和个性创造出新称谓来方便交际记忆,显然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也不同于现实生活环境 。 调侃、讽刺的不满情绪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发泄,一些格调不高、谩骂低俗的词语称谓流入了网络环境,如:穷屌丝,屌丝一词从百度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吧会员的恶搞称谓。 后用来形容对社会残酷与无奈的愤慨的那些人。此后屌丝就带有贬义的讥讽成分。 之后就有许多人在贴吧人写猥琐的故事这些人就被成为屌丝。 网络上沟通交流不留姓名,没有知道出恶语起外号或别称的人的真实面目,不用担心讽刺别人会留下不好的形象。 网络环境的礼貌和道德很少有人提及, 随意的用绰号、 污秽的词语调侃、讽刺别人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称谓应加以摒弃。 以免破坏了传统语言的规范性。语言决不应该被看作只是一种纯粹的工具。 我们无法把它搁在一边,更无法随心所欲地支配它;相反,却要被它所支配。 我们必须在语言许可的范围内思想和活动, 任何人都无法超出语言的束缚,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某种文化承诺。 语言传承着文化,继承着民族的文化 。 很多网民对网络新称谓的不假思索的引用,我们应该加以挑选,就如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提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选取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称谓来使用,纯净的语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健康向上的风貌。 让健康的文化更好的传承下来,需要我们全体人民齐心合力、各尽所能的改善身边的语言环境,把不和谐的称谓铲除,使网络环境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虽然我国网络已进入大众时代,但事实上大多数网友仍然是年轻人。网上真实的或自称的美女、帅哥数不胜数,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网络语言成了网友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浅议网络语言现象及其规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