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公约《Maastricht Treaty》里规定,各成员国的负债不应超过GDP的60%,政府赤字不应超过GDP的3%。如上图3所示,欧债危机主要发生国均未遵守规定,赤字规模远超3%。而且,欧元区对未达到标准的国家亦无相应处置措施和约束机制,加剧了各国财政盲目扩张。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拉动内需,而过量的政府借贷开支则造成巨额资金漏洞和经济泡沫,最终给实体经济带来伤害。
(三)欧债危机发生国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外部冲击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如图6所示,欧债危机发生国的经济实力要远低于欧洲经济的龙头-德、法两国。例如,在2011年,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各国GDP分别占德国的6.65%、6.09%、61.47%、8.37%和41.75%。
单位:美元
从经济增长率上来看,如图7所示,在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均面临经济下滑,仅有德国保持1.08%的GDP增长率。2009年情况则进一步恶化,所有国家经济均探底,跌至历史底部。在2010年,德国借助扎实的经济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率先从危机中复苏,取得了4.16%的GDP增长。
对比来看,欧债危机发生国则由于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且易受外部冲击,经济恢复速度慢,甚至至今仍陷于衰退的泥淖中。在2011年,希腊和葡萄牙仍然面临经济衰退,GDP增长率分别为-7.11%和-1.67%。另外三国的GDP增长率也低于1%。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旅游业等服务行业。他们加入欧元区之后,欧元的不断升值一方面导致其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以希腊为例,2010年服务业在其GDP中占比达到52.57%,而工业占其GDP比重仅有14.62%。希腊的支柱产业属于典型依靠外需拉动的产业,这些产业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因此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变得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腊加大对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投资以刺激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增长泡沫化严重,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四)经常项目长期赤字
宏观的角度来看,经常项目可被定义为国民储蓄和国民投资之间的差额,经常项目的赤字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本国国民储蓄率较低,不足以为本国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因而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储蓄。 如图8所示, 欧债危机发生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在近十余年来保持长期赤字,只有爱尔兰自2010年起产生经常项目盈余。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导致国家无法产生资金盈余偿还已有债务,并且只能通过继续增加负债来维持庞大的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开支。当主权债务达到一定规模,债务违约风险增加,危机就此产生。
如图9所示,欧债危机发生国的储蓄总额占GDP 比重近年来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各国的储蓄率均在2009-2011年期间探底,分别达到10.00%、12.24%、16.53%、4.15%和18.55%。与此同时,政府财政赤字(图3)和国内投资水平(图10)却在逐年扩大,因此各国不得不依靠从国际金融市场以低利率借来大量资金为以支撑国内的消费和投资。只有解决过度的私人消费和庞大的财政赤字,鼓励促进出口,才能真正使各国经常项目产生盈余以偿付债务。
(五)失业率高企
逐年高企的失业率也是本次经济危机的诱因之一。如图11所示,从2007年起,各国失业率逐年递增,其中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在今年夏季分别攀升至高达25.1%和24.4%的水平。如前文图5所示,欧元在2007年前后开始的进一步升值导致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再加上本就不甚发达的工业基础,这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导致失业率攀升,这进一步导致人们收入减少,各国国内内需严重不足,制造业企业减产,服务业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政府部门只能继续借贷,或是刺激经济增长,或是维持各项公共福利开支。
(六)公共福利开支大
欧洲国家一直以来就以“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水平而闻名。近年来随着欧洲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民众生育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欧洲国家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各国政府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开支需求。如图12显示,各国的社会公共部门支出占GDP的比重有着趋同的上升趋势。
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这些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及德国,其公共部门开支却远超德国,约占GDP的一半左右,其中爱尔兰甚至达到63.15%。这些国家政府及公众不顾本国经济、财政具体情况,一味追求高福利水平,依靠低利率的借贷维系开支,是导致本次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
如图13所示,自2007年起,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开始加速攀升,并于近期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如前文所述,欧元区的边缘国家背靠欧元的良好信誉,能够以低利率借贷大量资金,引发了过度消费和过度投资。民众凭借着低利率过度消费,满足自身欲求,但是伴随着失业率高企,借款人收入降低、还款能力下降,形成大量银行坏账。而且,这些国家较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工业基础差,劳动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导致了投资或是回报率低,或是大量涌入房地产行业,形成资产泡沫。这些经济泡沫破裂后便形成大规模银行坏账,威胁金融系统的稳定,助长了欧债危机的发生和快速蔓延。
三、美国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作用
上述各项原因固然是导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美国在此次危机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传染放大效应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深,市场间联动性的增强。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进一步通过银行系统、资本市场等传导机制,在世界各地寻找金融链条上各个环节上的薄弱点和制度运行上的缺陷,如同“蝴蝶效应”般将危机进一步传导并放大。不仅使美国的银行业遭受重创,并且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