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都在呼唤适合其发展的信息化管理。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三、几点建议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中小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经营难题使企业管理者无法事必躬亲了,很多做大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深感力不从心。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指出,要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前景乐观,但问题也多。中小企业要发展,就要设法整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的系统服务,充分考虑数据共享,尽可能地避免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培养企业信息专业人员,设立网络管理岗位,专门维护和使用系统中的数据,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发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流程,帮助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竞争优势,达到为企业创造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浅谈中小企业信息管理之策略一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中小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经营难题使企业管理者无法事必躬亲了,很多做大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深感力不从心。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指出,要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前景乐观,但问题也多。中小企业要发展,就要设法整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的系统服务,充分考虑数据共享,尽可能地避免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培养企业信息专业人员,设立网络管理岗位,专门维护和使用系统中的数据,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发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流程,帮助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竞争优势,达到为企业创造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一、中小企业都在呼唤适合其发展的信息化管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0%左右。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还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正从传统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延伸到信息化水平的竞争,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与销售体系的变革都将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
有关部门对长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在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供求信息闭塞,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因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三大瓶颈的制约而使得信息化水平较低。
再如:现代物流是我国新型产业之一,它也是信息技术应用非常普遍和成熟的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信息密集型企业。然而目前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根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不到50%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其中大部分都是大中型物流公司。遍布神州大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绝大多数还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仍然是以单纯的运输和仓储为主,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与手段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内容和手段过于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在物流信息服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以物流管理软件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我国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还没有或根本没有能力全面展开。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中小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特征:资金不是十分雄厚,管理不是非常完善,信息化基础普遍较差,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要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前段时间开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已经将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包括很多方面和内容,其中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把信息化系统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是信息化建设者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在,计算机已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各种计算机管理系统不断涌现,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金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不难看到,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与核心业务关联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方面,应用企业为信息化而进行的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效果迟迟表现不出来,从而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效益难以显现”的尴尬局面。
三、几点建议
历史证明,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必然要从单纯的“人治”转型。由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任何疏忽都可能将企业带入绝境,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流程,很难支持企业长期的发展,故虽然灵活性有他的好处,但规范性却更为重要。
推进规范管理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因此,国内众多管理软件厂商在借鉴了很多国内外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之后,纷纷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良方”。然而,就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虽然在技术应用、数据展现、处理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但整体上由于产品本身固化的缺陷,伴随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各种系统很快就陷入了补丁上打补丁的技术泥淖,最后逐渐被中小企业所淘汰。而同时,世界在迅速变“平”,我国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全球的供应链中,在短短数年间跨越多个成长阶段。对于现今的市场竞争来说,唯一变的就是变化,不仅大环境在变,企业的组织形态在变,面临的挑战也在变,所以帮助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也要变。
1)整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的系统服务,充分考虑数据共享。
由于不同的系统服务于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充分考虑数据共享,相同的数据重复录入,这样就造成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反映不一致。这不但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还给管理决策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中小企业应该做的就是整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的系统服务,充分考虑数据共享,尽可能地避免相同数据的重复录入。
2)培养企业信息专业人员,设立网络管理岗位。
没有人来维护和使用系统中的数据。由于用不用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一个样,人们自然没有兴趣来不断更新系统中的数据,系统也就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所以信息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企业当中的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只是记录一些数据、方便查询和汇总、输出管理者们所要的报表,应用企业只是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这些信息来进行分析和决策。这样的系统只是提高了信息加工和获取的效率,并未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流程,也没有帮助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竞争优势,更谈不上为企业创造效益。信息系统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既赶不上管理需求的变化,也赶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要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必须培养企业信息专业人员,设立网络管理岗位,专门维护和使用系统中的数据,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发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流程,帮助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竞争优势,达到为企业创造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此外,企业管理层面要重视、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加强企业基础设施、健全企业制度等,总之要把效益摆在一切信息化工作的首位,真正认识到效益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根本问题。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管理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未来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企业信息化的全面建设,二是决策信息系统成为企业重点应用领域。企业信息化规划、测评、招标、监理、培训等将服务于企业,企业自我主导信息化建设能力增强,可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自身状况,量身订做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并遵循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IT厂商为辅助,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可以这么说,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 考 文 献
1、《中小企业离不开信息技术》
2、《有关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3、《中小企业管理软件需求“变”》
4、《关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的平台,有效地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