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途径的分析与探讨
[摘 要] 现如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所有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投资,才能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心理资本已成为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的一种新型资本形式,指个体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程度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理资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扩宽心理资本发展的途径,让其效用得以充分发挥,就能促使个体和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开发;开发途径
目录
对于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途径的分析与探讨 0
一、关于员工心理资本的理论概述 0
1、心理资本的内涵 0
2、心理资本的内容与结构 0
3、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1
二、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
1、缺乏心理资本开发、培训理念 1
2、激励体制不合理 1
3、员工的成就动机较高,自我价值实现感不强 2
三、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途径 2
1、树立心理资本开发、培训理念 2
2、提升自我效能(信心) 2
一、关于员工心理资本的理论概述
1、心理资本的内涵
心理资本是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Fred Luthans在2004年首次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包括: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性等四个积极心理资本要素。
2、心理资本的内容与结构
自从心理资本这一理论被提出以来,得到了各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总结原有的基础上归纳出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其中,自我效能指个体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所激发出来的自身动机、运用认知资源以及对自我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的相信程度。希望(hope)则是指在目标、路径和意志力三者之间互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并且与动机有关的状态。乐观指的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预期,或者说是一种因果归因。
3、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
阅读大量的文献^^文档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心理资本形成和开发的因素非常多,以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人们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逐渐增加,这时,国民就会转向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了,那么,经济因素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力也就削弱了。
(2)身心健康因素。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以及平稳的心态将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自信,让个体内心充满希望,并能乐观地面对未来。
(3)社会关系因素。个体生存于这个社会化的大家庭里,背后联系着无数的关系网络。良好的婚姻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氛围,友善互助的同事关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所以,社会关系因素在培养个体的希望和坚韧性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二、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当中,国有企业是主导,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通过对其心理资本开发的现状分析来总体了解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心理资本开发途径的提出提供有力的论证依据。
1、缺乏心理资本开发、培训理念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滞缓现象,人员流失逐年增加,特别是高技术人才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认识到心理资本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优势,严重忽视了对员工进行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训的必要性。再者,由于国企内部相应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忽视对员工的再培训教育,不重视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导致部分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2、激励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基本都建立了员工激励体制,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大部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薪酬机制不合理。经已有的专家的考察数据发现,导致员工流失的原因中,薪酬制度的不完善,绩效考核缺乏依据,分配不公平成为员工选择离职的最重要原因。员工对薪酬的不满意,直接体现在对外缺乏竞争力上。
(2)激励方式单一,时机不当。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都会经常抱怨的事情就是企业的激励方式、手段十分单一,主要表现为工资、奖金、各种福利等的物质报酬,部分上市企业还包括一些股票和期权两种报酬,但是大多数只有中高层才能享有。这样的奖励方式是国有企业的通病,既没有选择适当的时机,站在心理资本开发的角度来分析员工的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也没有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其真实有效的需求,即便实施了激励措施,也不能很好的起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效果。
3、员工的成就动机较高,自我价值实现感不强
长期以来,在员工获得了人力资本投资后,常常会觉得工作内容枯燥,热情减低,看不到企业的发展与自己职业发展存在重要的相关关系,认为企业发展愿景离自己很遥远,身处其中,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长期这样下去,企业中的人才将大量流失,岗位空缺,员工精神面貌涣散,进而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企业最终很难迈向新的高度,甚至可能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途径
在结合上述关于国有企业心理资本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段紧紧围绕这些主要问题的核心,深入分析,决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心理资本的开发途径。
1、树立心理资本开发、培训理念
心理资本的培训和开发是实现人力资源增值最有效的途径,员工积极的心理资本能为企业带来无形价值。国有企业必须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培训的方式,让高层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心理资本开发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便于纠正落后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要站在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心理资本开发和培训的理念。
2、提升自我效能(信心)
专家学者们通过实证得出,接触成功人士,亲身经历一件成功的事件,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自信)。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让受训者能频繁的体验“小成功”,这样能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肯定自我,提升成就感。
另一种是在培训中,培训人员为员工创造一种“能熟练掌握”的经历,并且有意地把他们放在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情形中,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有更好的机会来体验成功。为了使组织成员能通过成功来提高自我效能,组织应该给员工创造更多的有利机会,让他们每天去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才能发挥人力的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