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精神文明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文明教育。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教育,使企业广大职工产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和正确看待三者利益的利益观,从内心认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二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引导广大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做一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三是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优良传统和制度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来源于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的哲学思想。在企业开展的企业文化教育,就是把企业所有干部职工的行为标准统一到企业文化的体系之中,用本单位的价值观凝心聚力。开展企业文化教育,要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宣贯,使企业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成为企业职工的共同准则、共同目标、共同追求。
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工作,将科学化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对精神文明工作做得好的单位,要有新的规划。相反,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给予帮助,例如,从内部激发组织优势,发挥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把创建融入常态化的工作中去,将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推进,融入相关部门的资源统筹和利用。或是引|导建立普通员工能够参与机制和联动联创机制,使广大员工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和提升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单位建工作档案是考核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因此在做好基础档案工作的同时要丰富和完善电子档案系统,使企业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突出载体活动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日常倡导以及融入企业各项工作外,还要把无形化为有形,用实实在在的载体活动把精神文明创建落到实处。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载体活动,包括长期性活动如岗位劳动竞赛、文明标兵评比、文明服务示范单位评选等。包括阶段性活动如企业文化节、企业运动会、企业文艺汇演、技术状元比武等等。这些活动,展示了企业精神、文化创建的追求,提升了企业精神、文化品位,激发广大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提高了对企业的认同程度。虽然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繁重,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岗位人员也相对紧张,表面上看开展载体活动与生产经营,看似一对矛盾。但是,只要安排得当、部署科学,载体活动不仅可以进行,而且还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确立员工主体地位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企业领导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加强同职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联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谋福利,真正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仅改善和强化企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教化、激励了员工的工作情绪,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全面建设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动力之源。所以要实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内外并举和循序渐进。伴随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文化需求都呈现了多元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各专业人员就要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与各个部门做好沟通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四)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职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根据企业的生产、环境、人文特点,培育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自己的思想文化理念。长期以来,轮渡公司依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坚持不懈地狠抓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培训”、“共建”、“扶贫”、“活动”等载体开展工作,形成不断进取、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要内外并举。转变创建观念要注重抓好创建指导思想的转变,借鉴外界的宝贵经验做好自己的文明创建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的创建计划配合所在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将精神文明工作落到实处。
精神文明创建要循序渐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在创建,真正落实这项工作需要不断的坚持。严格按中海油研究总院和地方精神文明创建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自觉执行落实各项创建节点计划和企业创建方案,将每个月的计划再细分到每周、每天。这样将工作不断循序渐进。努力实现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与企业所在地文明创建工作的“双赢”。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活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活动是能把建设目标、重点、形式、效果融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是企业基本的、经常的建设重心,也是充分体现企业,尤其是党政工领导抓建设意识、态度、水平的标志所在。因此,企业要在开展活动上作文章、下功夫,在这块阵地、这个舞台上展示业绩风采。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实际、可行、有效。首先,要认真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要实事求是,强调符合企业实际,强调针对性、目的性。脱离企业实际的活动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注定是无效的、短命的。主题活动既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抓住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又要能反映和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本质,力争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其次,要选择最佳的形式和载体。选择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群众性,能适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能促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实践中看企业文化建设、搞“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理想的、最佳的形式和载体。
五、结束语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既不能“短”、“平”、“快”走过场,更不能“假”、“大”、“空”搞形式,必须求真务实,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时代和企业的特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职业责任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必须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路子,拿出新办法,形成一套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监督制约、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量化细化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工作,将科学化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对精神文明工作做得好的单位,要有新的规划。相反,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给予帮助,例如,从内部激发组织优势,发挥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把创建融入常态化的工作中去,将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推进,融入相关部门的资源统筹和利用。或是引|导建立普通员工能够参与机制和联动联创机制,使广大员工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和提升创建工作。精神文明单位建工作档案是考核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的真实记录,因此在做好基础档案工作的同时要丰富和完善电子档案系统,使企业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管理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军.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关系[J].知识经济,2014,(5).
[2]商凯.论"职工容止格言倡导法"在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J].商情,2014,(5).
[3]张宇.再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共创[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23(6)
[4]姚彬彬,宁静.企业道德刍议[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5,(19).
浅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