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与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改革创新,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持续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管理创新的同时。又组建了智慧企业,搭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交流沟通平台,引导企业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制造强国。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对企业发展,转型都将产生颠覆性影响,因此,开展深入研究,确保数字中国和制造强国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
企业诞生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最关键的要素是机器,开创了资本雇佣劳动下的大机器工厂的新企业范式,建立了新的价值体系,产业体系和管理体系。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进入了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数据成为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的源泉,由此诞生了数字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下一代网络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实现突破性创新,快速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化调整。从企业内部来看,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从三个方面对企业产生影响。
(一)企业运作的基础条件和底层设施发生改变。互联互通的内外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的技术工具,智能化的装备设施,工业互联网络,电商平台等将企业中越来越普及,成为企业运作的标配。(二)企业增长方式发生改变。工业时代企业增长的源泉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增长的源泉变为数据,知识,如何将数据,知识转变为客户价值和市场价值成为企业增长最核心的命题,成为企业业务布局和产业模式设计的逻辑起点。
(三)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改变,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诞生于工业革命,不管是亚当斯密的经纪人假设,泰勒的科学管理,韦伯的科层制,法约尔的职能管理,还是科斯的企业理论,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丰田的精益生产等都是适应历次工业革命而诞生的,这些管理创新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经济发展,今天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这些管理理论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重溯经营管理模式,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领导力,企业治理,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组织构架,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等。
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工业时代形成的思维性惯和发展范式和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的时代赢得新的发展,否则就只能被时代抛弃,被市场淘汰。
二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创新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要构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托马斯最早提出来的,通常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对于企业来说,范式
转换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变革创新,包括发展理念。治理体系,技术和成品体系,组织体系,价值创造体系,管理模式,岗位和技能等。
长期以来,人人们习惯于从信息角度来理解和开展信息化工作,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仅仅重视各种设备,机器人,信息系统的购入,认为有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生产线,车间就是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组织,流程,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却重视不够。
今天必须重新思考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擎作用,需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来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范式向数字经济时代的范式转型,构建一套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
引进先进数字技术的同时,同步推进工业化创新和管理变革,实现先进生产力建设与生产关系调整协同推进,从而构建一种新型能力,真正实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引领作用。
三 智慧企业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这一轮信息化浪潮三条并行的主线。数字化基础,网络化构造平台,智能化展现能力。从企业范式的角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研究,调研了能源,军工,家电,互联网等行业的领先企业。智慧企业可能是企业数字转型的方向,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范式。以此为基础,探索性提出智慧企业的内涵,特征,框架运行特点和建设方法,期望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总体来看,智慧企业是信息化,工业化和管理现代化融合创新形成的新一代企业范式,本质上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为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智慧企业呈现四个基本特征。
(一)数据赋能。数据赋能是智慧企业的本质特征。完成“数据-知识-智慧”。实现数据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能够汇聚和挖掘大数据资源,开发和释放大数据蕴藏的巨大价值。关键就是将大数据转变为企业有价值的知识,并赋能成为员工,机器,设备,系统的智慧能力,赋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二)人机协同。人机协同是智慧企业的主要运行特征。形成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下的“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循环,实现智慧运行,空间的融会贯通。
(三)最优配置。资源最优配置是智慧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形成人机交互的知识创造与学习体系,实现企业持续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企业将逐渐构建起智慧中枢,并与人机交互开展分析决策,认知学习和知识创造,提升企业整体学习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
(四)自主演进。是智慧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
数字化转型中竞争机制创新取决于战略认识的突破。变革机制仍然需要阶梯式演化,在变革中要走在最前面,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在激励机制方面把新业务和老业务变成利益共同体是关键,在管理机制上,难度最大的就是数据管理,下一步是数据发现洞察和分析,在运营机制上,企业的创新是由一系列的场景创新来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代表了企业对如何利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绩效,传统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借用数字化利器来一场从内而外的颠覆性变革,那么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就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以数字化为引擎,各行各业都将驶入数字化增长的“快车道”大量的传统产业和新兴地区都有望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联盟高峰论坛发言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转型与管理模式创新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