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字化
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提高了效率。互联网使传统的空间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或者虚拟社会,处于世界任何角落的个人、公司或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虚拟社区、虚拟公司、虚拟政府、虚拟商场、虚拟大学或者虚拟研究所等,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智力共享等目的。
(4)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需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服务质量差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管理水平不高。它主要表现在:企业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缺乏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缺乏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2、物流标准不统一
我国物流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物流信息化的开展,近年来,国家对物流行业的相关标准做了深入研究,也颁布了一系列物流标准,对一些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进行了严格制定。然而,物流用语、物流作业、数据传输等一些方面的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这就给信息化的实现造成了很大
困难,开发人员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的规范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在实现信息化时连数据共享和规范流程都不能实现,更谈不上和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了。
3、商业环境落后
商业环境落后,造成电子商务物流服务需求不足,而且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我国企业中自营物流的占大多数,导致专业的物流代理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现在大批功能单一的货代企业。这些企业服务范围窄,横向联合薄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无法满足客户在时间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此外,我国信息跟踪服务体系
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4、物流体制不完善
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已建立了物流网络,但是大多数只能提供物流中的某一环节的服务,难以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在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分散的或者是多元式的管理方式,涉及到多个专业部门和综合部门,这种体制导致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5、基础设施不规划
我国从70 年代引入物流,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思维和管理、经济观念落后,我国物流在网络建设方面还很欠缺,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和条块分割,使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浪费惊人。在管理方面,由于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也划归为若干部门。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只有深圳等个别新建城市的物流业统一由运输局管辖,这样就造成整个物流业发展和规划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策略
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