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基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集体经济基本已经解体,生活保障制度的土地薄弱,农村家庭生活保障事业发生巨大变化,生存、养老、医疗等重大问题日益突出。要建设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即将到来。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系不完整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四部分保障主体各不相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它具有强制性,强调责、权、利对等,具有分散社会风险的功能。社会保障体系的其他三个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的单方面转移,不强调责、权、利的对等,具有福利性、普遍性特点,分散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我国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几乎缺失,绝大部分农民几乎没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包容的对象也非常有限。
(二)保障的低水平
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现在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和低水平的保护。1992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前,农村社会保障救济,福利为主体,保护水平低。在引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三)缺乏完善保障法
在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法的制定长期被忽略。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为指导,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有些制度的运行缺乏稳定性。
(四)资金来源问题
当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国家对社会保障付款的承诺,主要是从税收拨备,税收,贷款和资本运作价值。二是社会保障支付的集体负担,主要来自乡镇,乡镇企业利润和农村协调和村庄保留集体经济积累。三是个人社会保障支付的个人负担,主要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个人社会捐款。除了国家对社会保障支付的承诺外,另外两部分面临着难以付出的困境。国家支付的社会保障费由财政收入支持,目前的统计数据没有困难,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不足,城乡分配不公平。
(五)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与农民需求不一致
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保障项目强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设立适合农民的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固然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医疗保险比养老保险在农村更迫切、更重要。在农村因病至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比比皆是。
浅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及对策(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