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路径研究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农业正在迈向现代化,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不仅有效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对提高工作质量也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分析 2016年我国农业产值为11.2万亿,2010年一2016年年均增幅为10.28%。基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且人口数量庞大,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庞大市场基础。以下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农业总产值在10万亿元,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增产、降成本和提升品质每年可以有约10%的空间,因此在模式转变和技术提升上有千亿近万亿的市场规模。2018-2023年中国农业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明,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2012-2016年年均增幅8.96%。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 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 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 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 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二、现代化农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发达的农业、建设富庶的农村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路径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关于全得利购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我国 农业 迈向 现代农业 路径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