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迎来了发展扩大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我国进行着,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表明,当年我国建筑行业完成的生产总值为75800亿元左右,相比2008年增加了22%,同时实现利润为2600亿元左右,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的庞大和建筑项目的数量之多。但是,在建筑行业取得如此规模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比如安全问题。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建筑项目整个施工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过程。2005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的安全事故达到2288起,死亡人数约为2600人左右。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迫在眉睫。
1、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和理念。抓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核心是在于要不断的增强施工过程中全方面和全员的防范意识。从事施工的企业其各级的管理工作者、作业人员以及建造师等要认真的学习“责任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等理念,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的认识到安全施工对于企业、个人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严格的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和理念,以建造师的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的管理作为重点来切实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的意识,这样才会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安全。
2、要严格的按照标准以及操作的规范来施工。要按照科学规律来开展施工组织,严格的遵守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规则和标准,对于施工组织行为严加约束,这是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规则。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是一个重要、科学、细致的管理工作,在现场施工中要注重科学规律结合安全意识。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管理层以及管理人员要严格的贯彻建设主管部门所颁布的安全施工管理的法规和标准,自觉加强执法的力度,依据法规来做好管理;另外,作业层和作业工作人员要认真安全操作规范来进行工作,严谨违规的操作,要以防患于未然为起点,通过结合上述的两个层面要点进行安全施工、安全管理。
3、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要对施工的从业人员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将安全防范的工作深化迁移,切实的加强施工安全,这点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所在。建筑项目的特点,就决定是一个动态的和频繁的工作,所以要针对这种随时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要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施工的教育,防范意义更重,并且要结合强化教育、突击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灵活的教育方式来将安全教育和管理深化到建筑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提高全体人员对于安全施工管理重要性认识。
三、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的措施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是一个标准,仅凭制度创造不出效益,如何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企业文化层面,使员工普遍认知、认可、接受,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建立“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理念,是构建制度文化真正内涵。因此,只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相应职责落实每一个人,让所有都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提供依据。
2.责任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关键。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关键,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往往造成安全生产问题上互相推诿的现象,最终导致安全隐患无人去消除,引发事故。
A.领导重视。任何工作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进行,如果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那么就会出现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只有企业领导重视,真正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效执行下去,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
B.宣贯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掌握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人员流动大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这就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凡新进场人员均必须进过岗前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掌握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方给予上岗,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人。
C.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及安全员应对各级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能履行安全职责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给予处罚,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浅谈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 (3)(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