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专业的技术工种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占领市场、经营利益最大化,专业技术人才是重要基础,是核心竞争力,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往往忽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严重缺乏。有些企业在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片面追求机构精简、人员压缩,出现兼并甚至撤销安全管理机构、裁减或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力量。而且,绝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廖廖无几,甚至为了照顾关系安排做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严重滑坡。
2.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应工作制度、 信息交流机制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一些企业领导者在贯彻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要求时执法不严流于形式。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只停留在一般工作布置上,甚至是口头上;在安全检查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敷衍了事;在抓安全生产积极性上,自上而下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在事故调查处理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卸责任。
3.侥幸心理严重
鉴于以上问题企业认为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可以逐层化小、化无,存在侥幸的心理非常严重,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因素存在,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
(五)相关监理单位安全责任不落实
1.监理收费偏低,影响安全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监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监理单位相互压价,残酷竞争,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优先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从而监理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监理费远远低于国家取费标准,致使这些工程项目安全监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未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齐全,投入人员少,专业不配套。不能指导项目监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2.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监理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监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监理单位相互压价,残酷竞争,很多施工单位不是优先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从而监理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监理费远远低于国家取费标准,致使这些工程项目安全监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未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齐全,投入人员少,专业不配套。不能指导项目监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3.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由于监理单位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导致个别工程项目安全监理机构形同虚设,监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甚至有的一个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几个项目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一个安全监理员身兼数职,起不到应有的安全监督作用,更无从谈起开展日常安全监督、隐患排查及安全大检查等到活动,由于监理组织机构不全,人员不足,安全监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安全监理成为一句空话。
4.监理队伍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安全专业知识贫乏
因为监理是新兴行业,专业监理人员非常紧缺,有的监理从业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转行半路出家,有的是退休兼职,学历相差悬殊,且文化水平偏低的占绝大多数。部分监理人员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缺乏必要的安全专业知识,连诸如脚手架搭设、基坑支护、起重吊装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都看不懂,不能发现安全技术方案中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也不甚清楚,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三、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建议
(一)领导者带头真正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老大难”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老大难、老大难,老大管了就不难”;项目经理常常身在施工现场,以身作则,说安全、管安全,支持安全管理工作,关键时刻承担责任,让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打消“背锅侠”的思想。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责任团队建设
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以项目经理及对于领导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部、技术部、工程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2.工作态度
安全部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腿勤、眼到、嘴不停,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处理隐患的能力。要有服务心态和谦虚的学习的态度。要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交朋友、谈心事,乐于接受建议和批评,了解施工人员的工作困难,把施工人员“要我安全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安全”。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同时把各项规章、制度宣传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知道哪些行为在施工现场是禁止的,让他们熟记于心并签字确认,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落实。
(四)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作业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每日施工前进行班组安全教育活动
1.上岗前安全培训教育
现场施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还在摸锄头,今天变成施工人员”,他们大多缺乏或没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安全知识;为此要严格执行新员工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采取照片、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宣讲安全规章、制度、基本安全知识、应急的技能和事故发生后对自身和家庭的影响和严重后果,让他们切实认识到安全与自身的利益和生活息息相关。
2.坚持班前安全教育
坚持班前安全教育活动,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宣讲安全注意事项,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消除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和晓幸心理,同时检查劳保用品是否正确佩戴且齐全、有效。
(五)安全管理沟通与要求先行,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要未雨绸缪,各项工作入场施工前,积极与相关单位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沟通,把安全管理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施工中技术、场地、环境等情况,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和制度;切实让施工人员接受和信服,在施工作业中主动去遵守和执行。
(六)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工作环境。不论工程项目部对安全管理多重视,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多健全,安全教育多么完善,在日常施工作业中仍然会有各种安全隐患和“三违”现象,这些就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及时整改,落实整改要求;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指出隐患的严重后果,避免出现整改后重复出现相关隐患的情况。
(七)做好安全工作的考评
根据《安全生产责任书》和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定期或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和班组进行考评,考评成绩可以与物质奖励挂钩,考评内容尽量采用标准化和量化,如实反映被考评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人员和班组施工人员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和“三违”现象。
(八)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充分发挥安全宣讲墙、安全通道、违章曝光栏及各种警示牌、警示标语等宣传效果,同时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检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出“人人要安全、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是安全”的工作环境、氛围,使施工人员的思想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真正做到“安安全全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参考文献
[1] 梁立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 广东建材, 2011(2):103-105.
[2] 邓思聪.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2):86.
[3] 陈舂秀.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科技资讯, 2011(4):157.
[4] 张新华.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中华民居:学术刊, 2011(7X):55-56.
[5] 邓润华.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 建材发展导向, 2011(7):66-67.
[6] 蒋云建. 浅议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1(1):57.
[7] 李亚奇康崇杰和. 论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J]. 时代经贸(学术版), 2011(17):129.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