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司索工上岗前缺乏培训
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等,导致吊斗发生倾斜,物品坠落造成伤亡。用报废的钢丝继续使用造成钢丝断落,导致物品掉落压伤压死工人等等。
②塔吊司机缺乏安排培训
此类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当信号不清楚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以拒绝执行。诸如此类的技术工种(焊工、架子工、机动车辆司机、电工)等特种专业技术人员在目前施工环节中往往缺乏对应的安全技术培训,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对此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相关证件后方能够上岗,同时加强现场的巡检,从事高空作业的还需要进行定期体检,一经发现不得从事高空作业的疾病严禁继续从事。
(二)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科学的安全流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规定》(建质[2014]15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规程》(建质[2014]154)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建质[2014]111)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关完善的科学安全生产流程。然而在实际中往往缺乏相关科学的安全流程,没有进行细化,如:
①缺少施工用电安全规章制度
电力设施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基础保障,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建筑项目的开工,伴随而来的用电安全事故也增加。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隐患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机电设备和电力设施缺少必要的维护等,但其中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缺乏施工用电安全规章制度。很多施工企业对用电只是在安全总则中随带提起,没有对用电专门的形成施工用电安全手册和规则,导致操作人员无规可依。
②建筑起重设备安全制度缺乏细化
起重设备是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的设备类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作实际当中。起重设备的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当下施工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究其原因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装拆卸不规范。第二、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通过我的观察很多建筑施工现场除了以上存在问题还缺少明确规范的安全规章制度,对于此类规章制度缺少存在的漏洞是当下建筑起重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工期缩短安全费用投入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的施工方并非不知道发生安全事故的后果,他们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出于生存、利润、发展的考虑,认为抓安全生产要很大投入,没有了利润,没有很大的经济回报,往往不愿意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安全事故预防。另外工程中安全生产费用定额偏低,这也是建筑施工管理中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偏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
1.临时招聘的农民工缺乏岗前安全学习
在我国,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多为农民工,据统计农民工约占建筑业从来人员的80%。他们大多数人都安全意识薄弱,对于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并且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都较低,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仅靠经验进行操作,有时候一些错误的经验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很多施工人员都是无证上岗,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这种情况更是为安全问题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受过相关培训的正式工占比较低
①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职的施工测量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术员(施工员)兼职,主要聘用测量工、学校刚毕业出来的人员担任测量负责人,无独立工作经验,这些缺乏专门训练的业余人员,对常规测量仪器的性能、操作及测量方法都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胜任施工测量工作,也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及安全性。
②施工企业领导者安全素养相差较大。
所谓企业的根本在于管理,同样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在于管理。不同的企业领导者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同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3.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较大
建筑规模的扩大要求更多劳动力的参与,在我国,农民工在建筑行业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农民工的涌入,大大促进了城市建筑业的发展,他们对城市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农民工主要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由班组长或包工头组织形成一个个流动队伍,以签订劳务分包进入工地施工。由于农民工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而且多数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比较低,因而导致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更不易管理。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基本都是临时招聘的,工程完成或者有的农民工做到其中的部分就离开,流动性之大可以说在行业中是最大的。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加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复杂、多变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增加。
(四)施工企业内部专项治理不彻底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