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具有权威性
建筑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进行安全管理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主要指的是建设单位预先制定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手段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执行自身职责,避免由于其自身专业素质不足或工作责任性不足等情况引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权威性是受法律保护和支持的。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和法律,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时时刻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于管理首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生产活动与安全管理工作发生冲突,建设单位应以安全生产为主。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管理重于一切施工活动。部分建设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层面的诱惑,比较容易忽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个人安全。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投资方,需要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经费的运用、监督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二)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具备的系统性主要指的是通过自身对施工活动的管理经验分析建筑工程系统、各个要素以及施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规律。其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所采取的安全管理办法能够统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系统,具备一定的可执行性。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中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具备管理、签证及项目资金调动等程序的管理权力,能够统筹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了提升管理效果,需要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明确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及计划,全力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构建专职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部门等。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各个参建单位积极配合,需要建设单位起到带头作用。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办法具备掌控全局的绝对优势,能够积极有效的协调不同参建单位的行为,构建一个信息传递高效迅速的沟通系统,提升安全管理要素的标准化,促使施工现场所有要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程物资等)均处于一个最佳化的生产状态。
(三)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性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所有参建人员的个人行为及自身价值深受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指导。因此建设单位安全管理需要不断的规范施工人员的个人行为,需要不断的引导施工人员重视安全施工。建设单位参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其中扮演着约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就需要建设单位首先深入地了解本工程项目的特点,然后分析各个工程参建单位的工作优势,再将彼此的内在优势分配好工作任务。这样,施工任务与参建单位自身优势相协调,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工程施工安全系数明显上升。
(四)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原因在于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安全培训活动的推广及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了解不同参建单位和工程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相关人员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努力。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会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现场情况和人员调整而发生着变化。但是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操作及管理能力,加强他们在施工和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果,还需要在安全培训及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多重动态的沟通方式,即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安全培训的力度和强度,确保所有的工程人员都能够全面的接受施工安全培训的内容,并且在安全教育培训之后还需进行动态的考核。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