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非专利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二、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程序及评估特征。
三、影响非专利技术的价值因素。
四、非专利技术的评估方法及其运用。
五、评估非专利技术必须注意的问题。
内 容 摘 要
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文档、技能、知识等。它包括工业专有技术、商业专有技术和管理专有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非专利技术表现出经济性、机密性和动态性等特征。首先,通过使用非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故企业往往不愿意公开其掌握的非专利技术,因为一旦被公开,它就失去了经济价值。再有,非专利技术是企业或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它还必须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对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程序及评估特征、影响非专利技术的价值因素、非专利技术的评估方法及其运用、评估非专利技术必须注意的问题。
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研究
非专利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专有技术与商标、专利权不同,从法律角度讲,它不是一种法定的权利,而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权利,即专有技术持有人对该技术不是享有所有权,一旦技术泄露,他不能依照侵权行为法起诉。
从技术的角度讲,专有技术大多表现为某种技术手段、技术知识和实际经验,具有如下特点:1实用性。专有技术必须是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操作,它才有存在的价值。不能应用的技术不能称为专有技术。2新颖性。专有技术所要求的新颖性与专利技术的新颖性是不相同的。专有技术并非要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性,但它也决不可能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得到的东西。3价值性。专有技术必须有价值。4保密性。保密性是专有技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凡是在报刊、杂志或其他出版物上公开获得的东西,或行业内认为是一种公知技术,都不具有保密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专有技术。
二、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程序及评估特征。
(一)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程序
非专利技术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由有关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文档、数据,遵循适用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非专利技术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一般而言,非专利技术评估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
1由于发生的经济行为不同,同样的非专利技术,其评估的价值类型和选择的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其评估的具体目的。评估人员在进行具体评估之前,首先应该对评估对象是否具有非专利技术的性质进行判断,更要对其权属进行界定。
2对被评估资产进行分析和取证
这个程序通常要借助专家的力量,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根据被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的特征,向委托方查证有关的法律文件及权威检验部门的质量、性能证明文件。(2)资产功能的鉴定。非专利技术资产在开发时有特定的硬件支持,但是在实际环境中,该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并不能够达到开发时的功能。因此,评估人员需要对被评估资产进行现场鉴定和分析,以确定该资产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专家的意见非常重要。
(3)分析被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的历史经济效益。非专利技术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之前就创造出了一定的价值,那么该资产过去的业绩就可以作为它实际功能的证明。当然,评估人员还要考虑各种变化因素,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
3选择和运用合理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参数的选用,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过程。根据所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的具体类型、特点、评估目的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选用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评估方法。
4撰写评估报告
非专利技术资产的评估报告中,一般要写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评估的特定目的;被评估资产的性质及其产权范围;被评估资产的功能鉴定方法和功能基本描述;评估采用的基本方法及理由;资产价值的测算过程及结果;评估基本参数的选择依据等等。非专利技术资产的价值与其获利能力同方向变动,获利能力越大,该项非专利技术资产的评估价值就越高;反之,价值就越低。评估一项非专利技术资产的获利能力时,应当先分析该非专利技术资产使用价值的计算依据,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预测其获利能力。
(二)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的特征
非专利技术评估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评估对象特性及参数选取的复杂性上。
1评估对象特性复杂
非专利技术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与一般资产相比,资产的特性复杂,因此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对象的内涵及权属的确定也相应复杂,另外对评估对象的技术分析也是必不可少。
(1)评估对象的内涵及权属的确定
对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而言,评估对象的内涵的确定是评估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也是准确评估的前提。任何资产评估都要先确认产权,作为具有保密性的非专利技术产权的确定显得更为重要,也相对比较复杂。对于非专利技术产权的确定,不仅包括确定非专利技术的归属,而且包括确定权利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2)技术分析必不可少
非专利技术资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技术性,一般表现为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价值性、保密性,它是非专利技术资产为其拥有权人带来超额收益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决定投资风险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中,进行技术分析是准确确定待估技术资产价值的关键环节。技术分析包括对委估对象技术特征的分析以及与相关技术的比较。
2 评估参数选取复杂
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预测作出的,它强调的是资产未来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它的确定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
三、影响非专利技术的价值因素及其评估方法。
(一)技术因素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非专利技术资产具有的技术特征,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基础,它对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所属技术领域对非专利技术资产的影响。
技术特征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技术应用特征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非专利技术资产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非专利技术资产的价值必然要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市场因素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资产市场发育完善性、市场供求关系、相关技术市场价值、技术产品及相关行业的市场状况四个方面。
(三)风险因素对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的影响
非专利技术资产从开发到受益可能会遇到多种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会给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使非专利技术资产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影响非专利技术资产价值。一般而言,非专利技术资产具有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及管理风险。
除了上述技术、经济、风险四个因素对非专利技术构成影响外,拥有方的实力、技术转让方式等因素也会对非专利技术价值造成影响。
四、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的方法及其运用
(一)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的方法
根据所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的具体类型、特点、评估目的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选用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评估方法。
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可分为以转让、投资和成本摊销为目的的三种评估。评估目的是选择评估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比较确定性影响的因素。对评估目的的分析、判断是评估人员选择评估方法的第一步工作。 对于以成本摊销为目的的评估,以采用重置成本法为宜。因为成本费用的摊销往往意味着资产的重置和补偿,技术资产的来源不同,其补偿的内容也不同。采用重置成本法,通过核算该项技术资产各方面的成本因素,获得一个反映其创建中费用的评估值,由此可使技术资产成本费用摊销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评估实务中,这方面的具体事例包括确定某项技术资产在交易中的最低价格,以及对技术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判断其价值后入账。
对于以转让和投资为目的的技术资产评估,以采用收益现值法和现行市价法为宜。因为技术资产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在以其作价入股或进行转让时,交易各方注意的是技术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越高,技术的价值也越高。此种情况下,采用收益现值法衡量技术资产的未来收益,或采用现行市价法参照市场上的价格,都能较好地满足技术资产的评估要求,较准确地实现评估目的。
采用收益法时,要注意分析超额获利能力和预期收益,注意收益额的计算口径与被评估非专利技术资产相对应;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宏观经济环境、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产品更新和替代等因素对非专利技术资产的收益期、收益率和折现率的影响。
尽管上述评估方法均可用于技术资产的评估,但由于评估目的、条件和对象的差异,用一种方法得到的评估值往往不适用于其它环境下的评估要求。为了取得最为准确的评估值,就需要从非专利技术资产的特点出发,根据现有的评估环境,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参数。
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的目的;②非专利技术资产的特点,其评估方法也会不同;③非专利技术资产转让方式及付款方式等。
(二)非专利技术资产评估的运用----对某单位的非专利技术用收益法进行举例分析。
1.评估目的
采用收益法评估为增资扩股而涉及的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无形资产---生物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污泥制造某有机肥非专有技术。
2.评估基准日
评估基准日为2004年12月31日。
3.收益法评估的基础
3.1.以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存量资产为出发点,考虑正常经营所要进行的合理技术改进。
3.2.以企业未来能够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并适当考虑可能出现的对收益产生影响的变化因素。
3.3.收益预测表是在经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实际经营业绩的基础上编制的。
4.收益法应用中适用的假设条件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所处的经济腹地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国家及某市肥料行业发展的政策应是持续的;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行为与其经营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企业未来经营的收益额可以确定;
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将按预测设计的经营模式进行经营,并考虑正常经营范围的经营风险;
以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考虑可能产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关业务收费的计费规定、信贷利率及税率不发生重大变化;
按资产最佳利用的现实可能途径来进行预测;
由于该项非专有技术使用年限无法律规定,根据技术经济预测和企业经营方面分析,为了科学、合理的采用近期预测技术对非专有技术进行预测,本次评估对某某科技有限公司的非专有技术收益期假设在未来5年;
无其他人为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预见因素造成对企业重大不利影响。
5.收益法的评估分析
本次评估的目的是为增资扩股行为提供价值依据。增资扩股暨企业产权发生变动,也是技术产权发生变动,产权变动实际是一种价值交换,即通过市场交换来检验。从市场交换的角度来看,无形资产价值是由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决定的。为此,拟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
5.1.评估方法简介: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评估的无形资产----非专有技术,根据技术商品评估的利润分享原则,评估人员对该非专有技术的评估采用RR法,即根据企业非专有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以技术领域习惯使用提成率为标准计算非专有技术价值,并按一定的期限和折现率计算现值。计算公式为:
n
P=Σ Riа/(1+r)i
i=1
式中:P——非专有技术的评估值
Ri——提成基数(销售收入)
а——技术提成率
n——剩余技术提成年限
r——折现率
提成基数(销售收入)
非专有技术于2000年开始使用投入生产,故根据企业前五年的实际产销情况、财务状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考虑行业的竞争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能带来的对本行业不利的影响,根据企业提供的非专有技术产品市场销售分析表及同行业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确定非专有技术产品预期销售数量及销售额,据以计算非专有技术产品销售收入。
技术提成率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对各国技术贸易合同的统计,技术提成率一般在产品销售收入的0.5%~10%之间,在我国的非专有技术实施中,如以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提成基础,提成率一般不超过5%。评估人员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肥料行业的特点以及对该项技术产品在未来剩余年限内的销售状况、获利能力的预测等因素,确定该项技术提成率为5%。
剩余技术提成年限的确定
非专有技术的价值是由非专有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决定的。根据财政部颁发《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规定,非专有技术收益提成年限一般选择剩余经济寿命。参照企业历史^^文档,分析企业发展前景、在行业中的地位和技术水平以及同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确定,非专有技术的收益提成年限。
该项非专有技术使用年限无法律规定,根据技术经济预测和企业经营方面分析,该项非专有技术剩余保护期限为5年。综上所述,确定该专利技术收益提成的年限为5年。
折现率
折现率包含安全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本次评估主要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即:
折现率=安全利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安全利率是指一般条件下的获利水平,采用评估基准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安全利率,即2.25%;
风险报酬率则是指风险经营取得的报酬与投入资产的比率。本次评估,风险报酬率主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行业风险。全国肥料行业历史悠久,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逐步由纯化肥转向以生态环保有机类肥料为主导。影响行业利润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化肥等原材料价格、煤等能源价格;②物流;③农产品的销售等;④市场完全放开后进口化肥的冲击,因此,肥料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综合考虑,确定风险报酬率为6%;
经查,200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约为4.4%,故确定通货膨胀率为4%。
折现率=安全利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r=2.25%+6%+4.4%
=12.65%
综合考虑,折现率取13%。
企业前五年销售量及销售收入、提成额统计表见表1-1
表1-1
前五年销售情况统计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颗粒状肥(吨)
2518.1
4704.06
7141.71
6005.68
7298.69
膏状肥(吨)
178.84
466.81
236.23
172.37
314.43
销售收入(万元)
546.69
1461.71
1164.62
911.25
1387.06
非专利技术提成率
5%
5%
5%
5%
5%
提成额(万元)
27.33
73.09
58.23
45.56
69.35
(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销量下降,无可比性)
5.2.非专有技术情况简介
该项技术利用独特的生物技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作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配套项目,直接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深加工项目,将污泥制造成有机质料或有机类肥料。
该项技术的创新性主要有:①缩短了发酵时间5—7天的基因工程菌和高效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类群。②采用生物技术方法控制最适条件发酵污泥制作有机肥料,变废为宝,用于农业施肥。③生物技术方法除臭技术。④项目的研究成果避免了将生活垃圾、污泥焚烧、填埋、投海和直接施于农田造成的二次污染,开辟了污泥资源化的新途径,同时也开辟了有机肥原料来源的新途径。项目的工艺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技术于 1999年6月25日通过广西区(省)级鉴定,2000年12月,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最高奖)。本项目在通过鉴定的当年即实现项目技术的产业化,即科研成果的转化,2000年5月,项目技术的产品生产达到规模化,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经过三年的不断完善,本项目的工艺技术先进成熟、稳定实用,项目产品完全能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技术、卫生标准。
该公司利用上述技术生产某系列肥料产品详见下表:
商品名
使用标准
技术指标(%)
产品特点
某生态膏肥
有机无机膏肥
Q/GZF01-2001
(450000-5526)
N-P-K≥15%(8-2-5)
有机质≥15% 氨基酸≥5%
腐殖酸≥5%
国内首创肥料剂型,含有丰富的动物有机质,改良土壤,养分全面,效果十分明显,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作物品质,施用方式灵活多样。
N-P-K≥20%(15-1-4)
有机质≥25% 氨基酸≥10%
腐殖酸≥10%
某生态液肥
有机无机液体肥料Q/GZF03-2002
(450000-7461)
N-P-K ≥150g/L
(80-20-50)
有机质≥150g/L
氨基酸≥100g/L
腐殖酸≥100g/L
含有丰富的动物有机质,改良土壤,养分全面而均衡,效果十分明显,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作物品质,施用方式灵活多样。
N-P-K ≥250g/L
(130-40-80)
有机质≥200g/L
某生态肥根施宝
N-P-K ≥300g/L
(160-40-100)
有机质≥200g/L
农年丰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 18877-2002
N-P-K ≥22%(12-4-6)
有机质≥20%
含有丰富的动物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养分利用率,养分全面,效果十分明显,显著增加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某生态颗粒肥
N-P-K ≥15%(7-2-6)
有机质≥20%
黑色金子
N-P-K ≥21%(16-2-3)
有机质≥20%
瑞农丰
复混肥料
GB 15063-2001
N-P-K ≥25%(13-5-7)
N-P-K ≥28%(13-7-8)
四季丰
含氨基酸叶面肥
Q/GZF06-2002
(450000-7009)
氨基酸 ≥100g/L
微量元素(Zn+Cu+Mn+B)≥20g/L
含有丰富的动物有机质,养分全面,效果十分明显,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作物品质。
植物脑黄金
有机肥料
Q/GZF02-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 18877-2002
含丰富动物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某生态肥
N-P-K ≥7% 有机质≥30%
氨基酸 2.5 腐殖酸 2.5
某生态肥施用方法简便,基肥、追肥可兼用,既可作叶面肥施用,又可淋施根部;适宜人工施用,也适宜机械化、半机械化施用;即可单独使用,又能混合施用,省工省料。某生态肥经试验证明明显优于化学肥料和农家有机肥,是一种适合绝大多数植物口感的通用型浓缩生态有机肥料,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后,能提升植物体内的活性,而且养份全面,含有化肥不可拥有的有机质、氨基酸、腐殖酸和丰富的中微量元素,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植物极易吸收、见效快、肥效利用率高。该技术为国内首创,独家生产。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一定市场优势,经济效益较高。
5.3.企业未来发展分析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开始出现化学合成肥料,逐步取代传统的农家有机肥,这被称为第一次绿色农业革命。但是,由于化肥的明显副作用和长期过量使用,给农业生产和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又开始出现工业化的有机类肥料,这就是第二次绿色农业革命。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1998年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共有农作物种植面积153969.98万公顷,据1995年的统计,中国的化肥生产量占世界的17%,而使用量占世界的27.3%,达到1.7亿多吨,位居世界之首。近几年,中国政府号召和鼓励大搞农业开发,水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很多,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中国正在走向城市化,花卉种植业和城镇的园林绿化飞速发展;再者,中国加入WTO后,有利于国内的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这些都直接带动了肥料市场的持久和进一步兴旺。
目前,中国大规模的有机类肥料厂几乎没有,年产量3000吨以上即为大型厂,绝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低、小作坊式生产的小区域性小厂,年产量在1000吨以下。有机类肥料的销售对象包括了我国7-8亿农业种植者、农场种植者、园林种植者,还有大量的城市居民养花者。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种植绿色食品和蔬菜对有机类肥料的需求量至少在2000万吨以上,而我国现有的有机类肥料年产量大约是17万吨,这一数量仅占现有需求量的0.85%,从供需平衡关系上看,行业竞争度很低,市场缺口非常大。因此,新型有机肥料在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
5.4.影响收益风险因素分析
5.4.1经营风险分析
5.4.1.1公司的复混肥料以城市生活污泥、废弃动植物有机质为基础原料,进行科学配方,并运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发酵、精制而成。1999年6月25日广西区科技厅组织鉴定,出具桂科鉴字[1999]第76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意见为:“经试验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有良好的效果。某生态肥经试验证明明显优于化学肥料和农家有机肥,是一种适合绝大多数植物口感的通用型浓缩生态有机肥料,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后,能提升植物体内的活性,而且养份全面,含有化肥不可拥有的有机质、氨基酸、腐殖酸和丰富的中微量元素,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植物极易吸收、见效快、肥效利用率高。该技术为国内首创,独家生产。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一定市场优势,经济效益较高;
5.4.1.2肥料市场巨大,作为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光明。目前公司管理体制不太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需要通过改制来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5.4.1.3公司产品代表了肥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且是一个环保项目,已有成熟完善的技术基础,但研发人员仍较薄弱。
5.4.2市场风险分析
5.4.2.1中国现有有机类肥料的市场占有率不及化学肥料(无机肥)的1%,肥料的发展趋势是有机类肥料,市场空间及前景广阔,但低素质的中国农民全面接受工业化的有机类肥料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5.4.2.2会受到灾害性气候等不可抗拒因素、农产品价格、进口农产品对国内种植业的影响和进口复合肥的冲击以及行业商情制约;
5.4.2.3必须抓好销售队伍的建设、管理,杜绝来自企业销售人员的风险,以诚信原则抓好对销售网络的控制,杜绝来自经销商和客户的风险,同时策划有效的宣传广告形式,注重品牌形象,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的新产品,不断保持和增强经销商和客户对公司和产品的信任度,降低市场风险。
5.4.3行业风险分析
5.4.3.1公司属高科技行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如某个高技术项目的开发或经营失败,将可能对公司收益产生较大影响;
5.4.3.2行业内部竞争将加剧。公司主要竞争对手:①撒可富公司:特大型中外合资复合肥企业,依托资金和人才、技术、设备优势,2004年开始向有机无机复混肥发展。②深圳广东芭田公司:国内最早的专业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企业,国家行业标准参照单位。③河南莲花集团公司:依托资金优势和自身原料优势进入肥料行业。④山东酬勤公司:地方性小企业,无技术设备优势,依托原料优势。⑤超大集团:依托资金、管理优势进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行业的跨区域发展的控股型集团企业,有资金、人才、设备优势;
5.4.3.3有机类肥料作为战略性资源,世界各国不鼓励甚至从2005年禁止出口。在国内,目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技术和生产还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绝大部分都是小区域内的小作坊,生产厂家规模小而分散,生产方式传统而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粗放,质量不稳定,生产量和销售区域极为有限,知名度低,信誉和品牌形象差。
5.4.3.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高质量的无机复合肥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对整个肥料市场有较大的冲击,国外的农产品也会大量进入国内,对国内的种植业形成较大的冲击,直接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根据企业提供以上^^文档及其他的相关^^文档,评估人员进行了如下分析;
预测专有技术产品未来提成年限内的销售数量,估算得出专有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详见下表:
表1-2 预测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产品型号
提成年限
预测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某颗粒肥(40KG)
预计销量(吨)
3500
3800
4400
3600
3200
销售收入
526.55
571.68
661.95
541.59
481.42
某颗粒肥(50KG)
预计销量(吨)
4800
5200
5800
4500
4200
销售收入
709.38
768.5
857.17
665.04
620.71
膏肥(250 KG)
预计销量(吨)
125
170
235
220
200
销售收入
103.98
141.42
195.49
183.01
166.37
膏肥(4 KG)
预计销量(吨)
50
80
120
80
60
销售收入
41.37
66.19
99.29
66.19
49.65
膏肥(10 KG)
预计销量(吨)
250
280
320
250
220
销售收入
159.29
178.41
203.89
159.29
140.18
合计
数量
8725
9530
10875
8650
7880
销售收入
1540.58
1726.19
2017.79
1615.13
1458.32
综上所述,评估人员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了测算,评估过程及结果详见下表:
表1-3 计算表
单位: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销售数量(吨)
8725
9530
10875
8650
7880
净销售收入
1540.58
1726.19
2017.79
1615.13
1458.32
提成额(提成率5%)
77.03
86.31
100.89
80.76
72.92
折现系数13%
0.8850
0.7831
0.6931
0.6133
0.5428
现 值
68.17
67.59
69.93
49.53
39.58
专有技术评估值
294.79
6. 评估结论
在实施上述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后,本次评估的无形资产---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为294.79万元。
五、为了使非专利技术的评估值更为合理、客观、公证,在评估非专利技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某项非专利技术进行评估前,必须要考查其独占性是否存在,如果其他地方已公开存在着同样的这种技术,那么该技术就不具备非专利技术的垄断性和保密性这一特点,也就不能称之为非专利技术。
因此,对非专利技术是否成立的界定是很必要的。评估师首先应该要求委托方提供技术专有性的^^文档,评估机构应对其^^文档的保密性承担责任。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必须在承担保密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对该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来确定其“专有”的存在与否,这是评估非专利技术的首要环节。
(二)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期限。
一项非专利技术的寿命越长,就越容易被人们所承认,它的效益期限就会越长,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会越大,才可以有更高的价值。
(三)非专利技术产生的预期获利能力。
非专利技术的评估价值不是绝对的,它是该项非专利技术在一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条件下的评估值。如果改变了环境和生产规模,即预期获利能力发生变化,则它所产生的利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评估值也就不同。
(四)非专利技术产品市场供求情况。
在评估时,必须对该技术的市场占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一项非专利技术产品来说,技术水平高、成熟可靠,才可以占有市场,发挥其独家生产、垄断经营的特点才可以获取很好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大,其评估值也就越高。
(五)非专利技术的开发生产成本。
技术产品的价格主要是通过它带来的高额利润来体现的。而一般的商品,价格中生产成本所占的比重越大,盈利的比重越小。技术产品的直接开发成本费用对技术价格的大小也起一定的作用,但影响较小,它不与技术价格成正比,故评估时绝不能用技术开发成本费用反映非专利技术的价格。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财 [2004]20号文件《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的通知》。
2、财会[2001]105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的通知>。
3、主编汪海粟、副主编王同律、汤湘希《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主编汪海粟、王毅《无形资产评估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主编刘伍堂、崔劲《无形资产评估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主编潘学模、副主编吕先锫、饶洁、蒋小林《资产评估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7、非专利技术收益法评估实例^^文档来源于桂林市某一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