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些精神,近两年我尝试将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日记,引入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中,尝试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一、数学日记——联系生活的桥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学生一篇篇的数学日记,我感到很欣慰,虽然有些日记还很稚嫩,但我发现这些孩子已经在用数学了,已经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了。下面是学生的几篇日记片断: 片段一:“我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20分钟,我每分钟大约走80米,我家到学校距离大约是1600米。” 片段二:“今天,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2支番茄共2元钱,4棵青菜共5元钱,5支螃蟹共10元钱。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我仔细的算了一下:2+5+10=17元,所以一共花了17元钱。” 片段三:“爷爷这两天总唠叨,夏天到了电费多了,我算了一下,一度电7角9分,这个月我家用了80度电,要缴63元2角的电费,以后可得节省点。” 类似上面的日记很多,我只是举些例子,孩子的语言比我充满童趣。虽然这些日记质量不是很高,但由于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是学生自己努力在生活中寻找的结果,因此,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取了数学知识、增长了数学才能,又能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中去,所以在体会到数学的来源的同时,肯定会更加热爱数学与生活。 二、数学日记——迸发创新的小屋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完成这种再创造。数学日记可以不拘泥于课本限制,也不受到教师的束缚,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大胆进行尝试,独立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日记中常常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射了一枪,树上还剩几只鸟?”课上大家都很赞同还剩1只被打死的鸟,其余的9只飞走了。但在日记中很多同学对这题产生了疑问,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3只,一只被射死了,还有两只还没会飞呢!”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0只,被打死的那只被打猎的人拿走了。”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3只,一只是被打死的小鸟,另外两只是它的爸爸和妈妈,正在哭泣呢!”有的写道:“我认为还剩下10只,猎人用的是无声手枪。”…… 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探讨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变革 | 下一篇: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动、静、美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谈写 数学日记 意义 | 2013-02-18 09:52:56【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