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话《史记》——论司马迁《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倾向 曾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写作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 的确,这两部作品已达到了文学艺术殿堂的颠峰。这其中,《史记》更向人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这些人物形象有许多都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两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谈及史记,就不能不说司马迁。他真可谓命途多舛。只因为降虏的李陵辩护,司马迁便受到了最为残酷的宫刑。受宫刑对司马迁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对他的肉体和精神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 然而,这不幸之至的遭遇却对他思想升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武帝这一刀,割去了司马迁对统治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看清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黑暗,让他眼睛能更加“向下”,在立场上更加靠拢劳动人民,这也使《史记》中思想内容的进步倾向大大增强,使他的作品民主性与批判性大大增强。因此,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才表现出了那么多与汉代统治者的不合拍,与那么多的民主性与批判性。 《史记》,可谓是牢笼百代,前无古人,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而且是一部包笼了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等及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在此,我只想就《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倾向作简要论述。 《史记》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二篇人物传记,其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而这其中的进步,则主要是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首先,《史记》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表现出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对当时来说,无疑是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 例如,《史记》中的《封禅书》对徐福、李少君这样的神仙方士和种种邪说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司马迁看来,社会的变动是决定于人,而并非决定于天。他在《楚元王世家》中将《中庸》里“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四句话加以变动,改成为“国 论司马迁《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倾向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下一篇:论如何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快乐教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司马迁 《史记》 思想 内容 进步 倾向 | 2013-01-18 11:28:1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