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暴发:突然发病、感染率高、传播范围大;非典型流行:没有特征症状,主要引起产蛋下降、育雏及育成鸡ND 等疫苗免疫失败;条件性发病。疫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潜伏期很短,从几小时至数天,最长可达21 d。鸡在事先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就可发生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可达100%。病禽死亡前常表现出体温迅速升高达41.5 ℃以上,拒食,很快陷入昏睡状态;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甚至失明;产蛋突然下降。
2、病理变化
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黏液增多,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脑部出现坏死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管套、神经胶质灶、血管增生等病变;胰腺和心肌组织局灶性坏死。
二、禽流感的发病原因及传染
(一)禽流感的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水平落后
许多禽长为了扩大生产,盲目引种,但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只能增加饲养密度,同时饲养管理水平不能技师跟上,造成了饲养环境空气卫生状况差,有害气体、灰尘和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不断增加,致使禽群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
2、疫苗免疫效果较差
经免疫的禽群仍有疫病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易感家禽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抗体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倒是禽体抵抗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造成这和总现象的原因包括:疫苗的问题,实用了假冒伪劣疫苗或者本身质量不合格;过程的问题,接种途径错误,免疫剂量不够,免疫程序体制不合理,免疫时与其他药物合用等。
3、缺乏抗体监测或对抗体监测参在认识误区
抗体监测的目的,在于判断疫苗的免疫效果,确定下次米娜以时间等。然而养殖人员没有认识到抗体监测的重要性,几乎不进行抗体监测,以致不能很好掌握禽群的免疫效果,不能及时进行下次免疫,导致禽体体内抗体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禽体提抗病原体的侵袭能力管理大大降低。
(二)禽流感的传染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均流感病毒引起。家禽中鸡、火鸡、鸭较常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春冬季为甚。
1、发病季节
主要发生在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禽流感不同的毒株,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快慢不一样,引起发病面积大小也不一样。但多暴发于冬春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天气变化大的时间,起风对于此病的传播有促进作用。夏季发病较少,多呈零散发生,发病鸡群的症状较轻。
2、易感动物
许多家禽和野禽,对本病均有易感性。目前已从50多种禽类,包括鸡、鸭、火鸡、野鸡、野鸭、珍珠鸡、鹌鹑、鹅、鉴赏鸟类、候鸟(尤其是水鸟)等分离出禽流感病毒。
3、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