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重要性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一、历史性发展性因素
当今社会有两种观点,第一,习书法以楷书为基础,第二,不以习楷书为基础的书法,多因草书产生于楷书之前,行草书不应该以楷书作为基础。确实,楷书到了唐朝才成熟发展,这样人们就会想是按照书法书体发展的历史来学习,还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学习呢?我认为按照历史学习无可厚非,但对于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言,他强调的是一种事物渐变发展的过程。既然是渐变发展,那么就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所以不完善阶段的书法,要不要学习?显然不行,而我们按照古代书体发展的顺序来学书法,就跟我们现在突然舍弃舒适的现代生活,去追逐原始生活一样,是不明智的行为。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挑选书法作品,筛选书法的过程,它不是全部照单全收,也不是一点都不涉猎,而是有所选择。这个选择,既有艺术水平上的考量,也有书法史上的考虑。在书法学习顺序上,我们完全可以先学习楷书书法,用楷书来为行书草书的学习打下基础之后,再用行草书来反哺行草书,行草书和楷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入门难易发展因素
楷书的重要性(一)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