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资料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资料
|
合作期刊
|
资料下载
|
计算机资料
|
外文翻译
|
免费资料
|
原创资料
|
开题报告资料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教育资料网
->
开题报告
->
土木工程管理开题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开题报告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开题报告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开题报告
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国外质量管理现状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并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东方国家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二战以前的日本产品质量低劣,当时的东洋货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战后的日本经过 30 年的努力,使产品质量跃居世界前列。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的理念,并青出于篮而胜于篮,后来超过了美国,创建了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日本的经济振兴就是从抓质量开始的。
1.1.1 日本的工程质量管理
企业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开展全部经营管理活动。它要求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都要有“质量意识”,所有部门都要对质量负责,所有经济活动(从设计、施工、到服务)都要突出质量管理这个中心。
重视人在企业经营中作用。企业对人在管理活动中作用的重视,超过对管理技术、设备的重视程度。它不仅重视高级经营专家和上层领导骨干的作用,而且重视调动每个成员积极性,重视激发每个集体(如一个班组、一个工段、车间等)的创造性,使得日本企业实现以人的“自动化”为特点的现代管理。它有6大特点:
1.开展全公司性的质量管理;
2.实行质量管理的审核制度;
3.质量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
4.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5.灵活应用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6.组织全国范围的质量推进活动。
1.1.2 德国的工程质量管理
1.企业内部自检和外部独立机构监督检查两个环节。对企业内部自检有具体规定,外部监督检查必须是独立的、官方认可的单位来执行。
2.外部监督检查的三项检验
外部监督检查一般分初步检验、常规检验和必要时进行专门检验。初步检验是检验施工单位是否配备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与仪器,有无保证产品质量连续生产的条件。常规检验一般包括使用材料、制品质量、工程部位检验,任何建设项目,每年不少于2次,即不定期抽样检查。这项检验的目的是核对企业内部自检准确性和真实性。专门检验是指常规检验过程中发现材料、构件或工程部位有某种缺陷或疑问时,经政府或建筑局、用户一方提出需对某工程部位或构件、材料进行再次检验和专门检查。
3.对检验结果实行登记手续。
三项检验的结果均应记入监督检查报告或检查结果证书,并有企业的自检及独立监督机构检查负责人双方签字。经独立检验机构证实合格的工程可使用统一质量监督标记。在常规、专门检验中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要限期采取整改措施,改进质量,在规定期限内仍达不到相应规定,视为不合格品。没有质量监督标记的材料是不能用于工程的。
1.1.3 法国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法国政府以立法和经济手段来促使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和产品质量,他们在立法、管理、监督、检测等方面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工程质量保险制。法国在民法中规定,一项工程竣工后,承建的企业要对这项工程的坚固性和安全负责10年,保持最初确定的要求:对设备要负责2年。
强制性检查与企业自检相结合,建立完整的自检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1.1.4 ISO9000 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为了解决国际间质量争端,消除和减少技术壁垒,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统一国际质量工作语言,制定共同遵守的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总结了各国质量管理经验,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ISO9000-9004标准,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IS09000族标准的修订版本。
IS09000系列标准自发布以后,被各国相继采用,至今己有15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这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布,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统一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标志着质量管理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高度。
1.2 我国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于1988年12月决定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颁布了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于1992年10月决定等同采用IS09000准,颁布了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于2000年12月8发布了2000版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筑法》规定:“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建国初期,国有企业的管理采取和引进了苏联模式“一长制”。该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实现工业化时建立的管理模式,即企业从生产、经营、技术到销售,完全由厂长一人负责,一人说了算。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一人专制,没有生产民主化和决策民主化,整个企业只有厂长一人的积极性而无群众的积极性。在质量管理上方面,虽然在企业里设有专职检验人员,但其职能只是按照规定对最终产品的合格率作最终的确认,这种质检被称之为“事后控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用什么管理模式来代替日益落后的旧有模式成为经济界和企业界关心的焦点问题。通过对美日两种质量管理模式的比较,决定采用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全面质量管理。首先是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QC)在各个企业普遍推开,它是由生产一线工人自愿组织起来以解决产品质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群众性组织,是工人参加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形式。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有重点地解决某些质量疑难问题,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学习质量管理知识,交流质量管理经验,并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措施。质量管理小组在生产活动中对产品质量有着明显的保证作用为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推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2 论文提纲
1 前 言
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相关概念简述
2.1 国外质量管理现状
2.2 我国质量管理现状
2.3 工程项目质量
2.4 质量保证体系
2.5 PDCA循环原理
2.6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三阶段原理
3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思想上仍然不够重视
3.2 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还没有真正得到加强
3.3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 提高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4.1 人的控制
4.2 机械设备的控制
4.3 材料的控制
4.4 施工方法的控制
4.5 施工环境的控制
结论
4 参考文献
[1]
尹建中,加强建筑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J],技术经济,2005,5:50-51
[2]
王春生,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沈阳建工学院学报,2000,2:56-61
[3]
李国安,建筑企业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浅谈[J],西部探矿工程,2004,8:16-19
[4]
罗凌,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山西交通科技,2001,5:23-26
[5]
顾永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0-82
[6]
王青斌,谈如何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工程质量, 2005,168:32-34
[7]
陈建西.项目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
郭鹤兰.PDCA循环法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6, (3):72-73
[9]
陈洁.PDCA循环与质量管理[J].质量春秋,2006,(5):31-33
[10]
黄有良.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2006,(10):26-28
[11]
汤远红,汤远亮,果桂凡.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5):44-45
[12]
Mu Chundi,Dai Jianbin,data warehouse for quality managent systems[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3:33-39
[13]
Leslie W.fort,quality control The challeng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J],matal finishing,2001,11:43-46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开题报告
由
教育资料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资料
上一篇
:
浅谈石材幕墙施工和验收重点及注..
下一篇
:
建筑施工风险管理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推荐资料
本专业最新资料
Tags:
建设项目
质量管理
存在
问题
措施
分析
开题
报告
2017-04-07 18:46:44【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