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资料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资料
|
合作期刊
|
资料下载
|
计算机资料
|
外文翻译
|
免费资料
|
原创资料
|
开题报告资料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教育资料网
->
开题报告
->
土木工程管理开题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以SI住宅建造体系为例-开题报告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以SI住宅建造体系为例-开题报告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以SI住宅建造体系为例-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设计)题目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以SI住宅建造体系为例
课题来源及类型:
非立项,应用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课题意义:
1、国外研究进展
住宅产业化: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的装配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的高潮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一数量与质量并重一质量第一一个性化、多样化、高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工业化生产又达到了高潮。在美国现在有34家专门生产容积式建筑的公司;在英国,住宅工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以扩大适应面和产生规模效应。在此发展趋势下,国外住宅产业化体现出两个特点:技术上的升级和更新换代;以及综合考虑住宅科技研究、环境治理、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SI住宅体系:20世纪60年代,荷兰学者哈布拉肯(N.John Habraken)提出开放建筑思想,作为其理念在住宅领域的实践,SI住宅通过"S(skeleton-支撑体)"和"I(infill-填充体)"的 有效分离使住宅具备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活性以及填充体可更新性特质,在西方各国得到发展。尤其90年代后,日本在其住宅产业、部品技术趋向成熟之后, 研发出新型SI住宅,同时兼备低能耗、高品质、长寿命、适应使用者生活变化的特质,体现出资源循环型绿色建筑理念,受到各国关注。
2、国内研究进展
住宅产业化:我国从80年代开始,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做了很多工作,自1998年开始,明确了我国发展住宅产业要走工业化、标准化之路,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由于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缺少技术标准、市场认同度低等问题,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为改变粗放的建造方式,建设更多节能、环保、安全的住宅,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住宅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SI住宅体系:国内的SI住宅体系开发比较缓慢,随着我国SI住宅体系的发展,SI住宅应运而生。这种结构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尤其在保障性住房的应用中更能体现其独特的一面。SI住宅在设计上体现百年住宅的理念,室内无竖向管线,可以随时对户型进行改变和更换。本文通过对SI住宅体系及其案例的分析,指出了SI住宅的特点及其优越性。这种结构体系可以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住宅建设中应大力推广。
3 课题研究意义
本论文以住宅产业化发展为背景,以SI住宅体系为例,阐述住宅产业化在我国实践和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对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住宅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1)经济意义:近年来国内房价持续上涨,从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可谓一路飙升。广大国民的住房问题已然成为社会中的头等大事。与此同时,住宅的生产技术并没有与房价同比例增长,我国相对落后的住宅生产方式也令人忧心,住宅质量不过关,导致我国住宅寿命短,大拆大建之风盛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转变住宅生产模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节能环保的需要,更是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住宅产业化的出现是住宅生产模式由粗放型向科学化、节约型、低碳环保方向转变的最佳选择之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出现近二十年了,可是发展却不尽人意。本论文就如何结合SI住宅建造体系设计,促进中国的住宅产业化、并对产业化进程中的住宅体系做了深入研究,主要以日本住宅体系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在结构体系、设备体系、部品体系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再次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CSI住宅体系。
(2)环保意义:SI概念,是属于比较先进的工法,结合各种的建筑材料与施工模式遂形成一展新的隔局,因大部份的构件都委由工厂施作,使其专业品质控管又更为严谨,设备管路配置 与结构驱体分开配置,工人可以穿着干净制服来组装,且不用受到风吹雨淋之苦,安装技术门槛也不需要很高,但又能确保品质的提升,制品在工厂制造将受到规范 的严格把关与公单位的监督,使其迈入干式、干净、无毒、轻量、减废、节能、环保与再生回收等都可实际兑现。
(3)人居意义:国人并不缺乏居住空间,但对住宅的生活素质涵养与先进国家的观念仍有些差距,所谓“良品好宅”,并不是用最好、最贵的建材来堆叠,怎么样住的安心、健康又 对生态破坏程度减到最低,延伸建筑结构体的寿命与使用年限,让空间弹性变化的合理性预应未来家庭成员的变化性,才是未来“永续住宅”的最大演化。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课题研究目标:
本论文以住宅产业化发展为背景,以SI住宅体系为例,阐述住宅产业化在我国实践和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对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住宅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2、研究内容
(1)、住宅产业化背景、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概念;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概念;住宅产业化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住宅产业化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2)、SI住宅体系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
住宅体系的探索与及实践研究;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国内的理论与实践;SI住宅体系设计思想及优势
(3)、住宅产业化的案例分析。
国外案例,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国内案例,包括北京雅士合金公寓项目中的SI住宅体系运用分析,上海南翔项目、北京昌平养老项目等。
(4)、住宅产业化国内应用的问题分析(以SI住宅体系为例)
我国项目开发流程及设计流程;我国住宅产业化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推广存在的问题;SI住宅体系推广问题及分析。
3、拟解决的问题
(1)、政策支持建议
提出住宅产业化和SI技术推广建议。目前,政府在住宅产业化研究方面提供了的平台,各项对应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也比较多,但具体到可实施的政策支持不够,造成很多课题无法落地。比如解决SI建造技术主张的填充体可变性与规划审批和验收存在着错位。
(2)、行业及设计标准问题
解决标准图集和行业服务问题。包括SI技术在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内也有很多科研机构和开发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比如万科、湖南远大、天津住宅集团,各有各的方向和侧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一方面造成资源重复浪费,另一方面造成设计成本和建设成本比较高昂,难以推广。另外,在SI建造体系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之前,设计周期相对较长。
(3)、材料技术发展建议
解决部品材料及成本优化问题。SI住宅体系没有普遍的推广原因还在于开发商的认可度。从设计方案、产品成本、用户体验等几个方面,开放商要做出平衡,虽然SI建造体系有着诸多优势和客户认可,但由于部品生产和材料技术还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缺乏批量生产等问题,造成开发商在面临高成本时很难抉择。
课题的研究方法、设计及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与分析
通过查看国内外相关著作、论文、期刊的传统方式和现代互联网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注意国内外研究的新动态,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
(2)项目实地调研
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特征和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对SI住宅体系的内在技术要求及外在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相应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和建议,并对以后项目推广提供指导的依据。
(4)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
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内外低碳的居住区设计的案例,验证SI住宅体系设计策略与措施的内容,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借此指明理论的适用条件与范围,对本文的研究起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用。
2、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国内、外理论基础扎实
国内及国外的住宅产业化和SI住宅体系方面,做了比较多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新成果。
(2)住宅产业化政策导向性强
(3)项目实践经验丰富
本人从事多年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设计、施工全过程管理工作,对传统住宅设计、工艺技术、客户需求等比较熟悉,同时也正在参与一项基于SI住宅体系设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郁江道项目),相关的经验比较丰富。
(4)相关案例调研充分
本人在做学位论文之前也接触和调研了多项与SI住宅体系设计相关的项目,在实地考察中也有很多经验和反思。
所以,本研究工作在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上是合适的,现场实地勘察条件的成熟的,因此本研究是可行的。
课题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各阶段计划完成的内容和所需时间):
第一阶段(2015.9-2015.10):资料收集。对国内外住宅产业化体系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二阶段(2015.10-2015.11):资料阅读分析归类。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分析SI设计体系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2015.11-2015.12):论文提纲。根据资料分析结论及工作实际列出论文提纲。
第四阶段(2015.12-2016.2):论文初稿。根据论文提纲及收集的大量资料初步完成论文。
第五阶段(2016.2-2016.5):论文二稿。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
第六阶段(2016.6):修改完成,装订送审。按正式要求完成全部论文并装订所有材料。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以SI住宅建造体系为例-开题报告
由
教育资料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资料
上一篇
:
西安市朝阳社区37号住宅楼投标报..
下一篇
: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开..
推荐资料
本专业最新资料
Tags:
我国
住宅
产业化
发展现状
应用
研究
建造
体系
开题
报告
2018-12-05 20:39:45【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